第16o4章 老狐狸和胖狍子(1 / 3)
曲卓着急忙慌往港岛来时,梅宣宁在同一时间往京城去。
理论上俩人搭乘的航班,在中部某地的高空,相距不是很远的擦肩而过。
曲卓落地后开始马不停蹄,梅宣宁落地后……没人搭理他。
动用外汇储备,再急也不是几个人开个小会,拍脑袋就能决定的。
安全部门评估情报可靠性,管经济的、管计划的和管外汇的部门紧急磋商。
并在专业人士的参与下,根据最好和最坏的情况做出风险评估。
然后,讨论到底调用多少资金。
搞金融投机,就没有百分百稳妥的。
再激进的人,也不敢说把仅有的那一丁点家底全砸进去。
还有人选问题,去伦敦炒现货还是去纽约炒期货,资金通道如何选择……
头头脑脑们根据分工各忙各的,几件事并行推进。
所有相关事宜都从快从。
终于,在临近午夜时拍板通过。
直到第二天上午,钱袋子老人和佘主任才有时间接见梅宣宁。
先是批评!
批评他冲动、幼稚、情绪化!
明明可以在更合适的场合,以更合适的方式反应情况。
偏偏在最不合适的地方,以最不合适的方式冲动行事。
批评过后,是表扬。
表扬他一心为公、心无杂念,能够以小见大,及时现不良苗头。
是一名经得住考验,让大人们放心托付重任的好同志……
总之,先照脑袋给一棒子,再往嘴里塞颗蜜枣。
随后,话锋再变,凝重的表示:需求摆在那里,堵不如疏。
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是贸易的客观需求,一个是影响外汇汇率的乱象。
第一点,上面决定在鹏城择一地建立自贸区。
这个“自贸”
是包含蛇口的,新建的部分就是一低税率大宗轻工业产品和原料批市场。
大家在区域内进行规模化交易。
既形成有效的统计、管理,也能提升效率降低成本。
第二点,涉及到民间“零散资金”
的流转。
港岛那边需要与“三教九流”
打交道。
国字头不适合直接参与其中,可以择一私有小银行进行合作。
内陆这边再适当的松松口子。
总而言之,这又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实验性的尝试。
做好了,于公于私都有利。
做不好,很容易变成蝇营狗苟的窝子。
考虑到梅同志坚定的立场,以及另一位同志一直以来的不计私利的高尚情操。
再加上蛇口本身就承载着一定“自贸区”
的属性,这桩“好买卖”
就便宜沧浪啦
去跟那小子仔细商量一下,综合实际情况,先拿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案出来……
梅宣宁之前电话里听说,有好事儿交给沧浪,心里好奇之余,是有点画魂儿的。
毕竟,这世界上哪来那么多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呀。
内谁家的小谁不说过嘛:一切馈赠,都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听过具体情况,心里虽然激动,但依旧有点小狐疑。
两只“老狐狸”
一瞅胖货那眼神儿,既不需要语言,也不需要眼神,悄无声息间就达成了默契。
佘主任先透露了那小子正在横财,银子落袋后,有能力推动自贸区落地。
钱袋子老人又详细讲解了下“资金流转”
的道道,暗示现在除了那小子,还真找不到第二个能让港岛那边的财务公司和地下钱庄配合行事的人。
梅宣宁一听……哦感情不是好事落到沧浪头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