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5章 唉真费劲有好多好玩的事呢(2 / 3)
击。
当然,毛子也有同样的认知。
在54年第一代洲际导弹问世之前,图-4和b-29是双方能够达成战略平衡,维持局势稳定的重要支撑……
毛子的图-4一直到54年,才被更先进的喷气式轰炸机图-16取代。
当然,取代并不是淘汰。
后面被改装成运输机、伞降机和试验机使用。
还引申出了图-7o民航飞机和图-75运输机……
咱们有12架(另一说是13架)图-4。
二代目说是送,咱派过去的人正接受培训呢,人就没了。
53年真正交付时,三代目跟咱要了两亿美金。
53年的两亿美金,真正意义上的堪比黄金。
但也算值。
凭借远的航程,长的滞空时间和巨大的载弹量,在青藏上空战功赫赫。
6o年在加装米格-17的pn-5截击雷达,拦截过弯省那边飞过来的p-2v低空侦察机。
教训阿三时,也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阿三担心咱们的图-4机队把他们的德儿个里抹平,下令空军不能出动战斗机或轰炸机,算是为咱们的地面部队解决了不算小的麻烦。
后来还改装过电子侦察干扰机、预警机和投放无人机。
曲卓“摸”
到的,就是改装后用于投放无人机的那架……
四号夜里,项目组全员到齐。
五号上午召开了第一次全体会议。
短暂的强调了项目的重大意义和设计目标后,直接转入研讨阶段……
之前京城空院虽然已经搞出了达到定型标准的实验机型,但基于新的设计要求,几乎要全部推倒重来。
航电和飞控系统从模拟信号转为全数字系统,毫无疑问要从头设计。
由bq-147g搭载的j-69-t-41a涡喷动机,逆向研的j-69动机也要大改。
不是性能不行,而是j-69考虑到成本问题,属于短寿动机。
新型无人机是可以重复使用的,短寿动机就不合适了。
整个机身结构也要重做。
按照新的设计要求,造价肯定要提上去,提的还不是一星半点。
低成本方案我们都有些承受不起,新设计的无人机一旦被打掉了,不得肉疼到跳脚呀。
所以,必须进一步降低被雷达捕捉到的可能,以及提高机动性。
想做到这两点就已经很难了,因为某个“大嘴巴”
,上面还希望实现模块化设计,以便赋予无人机更多的功能,适应不同的需求。
说实话,看到国防工办提的长达四页半纸的设计要求,别说下面的技术人员了,钱老都直嘬牙花子……
某人不嘬牙花子,虽有设计中有三项与他有关,分别是数据处理、飞控计算机和数传。
但三个项目都属于小型无人机的延伸,属于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做加法。
飞控计算机软的硬件设计,在了解全部需求后,也就“走神”
了一段时间就搞定了。
剩下的是根据还没头绪的机体结构做适配。
那与他无关。
他后面还有事,不可能一直泡在项目组等机身设计完成。
拿出基础设计就算完活,具体适配交给别人去做。
唯一麻烦的是数传。
麻烦的点不在于设计,而在于如何拿出来。
说起来就“数传”
俩字就概括了,实际上需要海量的计算与验证。
他凭借脑子里算力貌似没有上限的“挂”
,很容易的就搞定了。
但如果就这么华丽丽的拿出来……那不是天才,是妖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