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8章 一共十七万支票还是现金(2 / 2)

加入书签

成的技术让他“摸”

相关技术,部分在他的知识储备之外,还有一些“搞”

出来也没条件实现量产。

跟英国佬合作,是相对高效,也更符合现阶段利益的选择……

另一个打算是,抢在小日子之前把35英寸软盘搞出来。

这玩意在计算机网络普及之前,是不或缺的,廉价的移动存储媒介。

提前把专利搞出来,后面与人合作也好,躺着赚授权费也罢,都是一门好生意。

搞u盘?

就现阶段的技术进程,即便实现工业化生产,也属于奢侈品的行列。

高昂的价格,是不会被市场认可的,搞出来就是白白浪费专利保护期……

相比于磁盘的琐碎,光盘要相对容易一些。

65年老美人詹姆斯·拉塞尔明了以光信息为存储载体,利用激光原理进行读写的技术。

69年老美生产唱片的ca公司,基于光存储技术开了视频光盘技术。

72年飞利浦加入,共同推动该技术市场化。

为什么说相对比较容易呢?

因为,詹姆斯·拉塞尔申请完光存储专利后,还想基于这一技术进行深入探索,只是授权了ca,并没有卖断。

65年距今已经过去了十三年,专利保护期只剩下不到七年。

史蒂夫只花了五万美元,就从詹姆斯·拉塞尔手里买到了与ca同样的授权。

ca和飞利浦搞定了光盘生产,又想尽快推动展了六年,依旧没有打开局面的视频光盘技术。

所以,史蒂夫跟他们签了份分成授权,可以用几乎是成本价,买到飞利浦的全套光盘产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