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7章 国人最讲人情(2 / 3)

加入书签

为了利益不受损,用研过程中的失败品交差。

有效专利挂在了be公司名下。”

“那批成功的试验品,就是你搞回去的那批?”

梅宣宁问。

“嗯呐。”

曲卓点头,无奈的说:“be原本打算花一笔钱,做专利买断的。

可小日鬼儿是真的鬼,死活不干。

只同意be代持。”

“哈”

梅宣宁幸灾乐祸的笑。

“笑什么?”

曲卓不满:“be不用花钱搞研。

不但自己可以免费用,只要授权出去就能抽百分之二十五的代持费。

不划算吗?”

“be可以免费用,是什么意思?”

姜民不解。

“按照合约,be如果生产电池板自用,不需要要付专利费。

但如果与他人合作建厂,要给那家公司一些股份。”

曲卓回话。

“需要给多少股份?”

姜民又问。

“一个是看工厂投资规模,再一个看对方只凭技术吃干股,还是有资金投入。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这样啊”

姜民沉吟了一下,试探着问:“be有没有兴趣投资建个厂?”

“内陆?”

曲卓问。

“是呀,你不是已经知道了嘛。”

姜民话没说完,但意思很明显。

“两个问题。”

曲卓一副并不是很感兴趣的模样:“第一,相关正策不明确。

冒懵干,后面一旦有调整,容易出现分歧和争议。

第二,配套问题。

高透钢化玻璃、胶膜、背板等等。

即便内陆有供应能力,天南海北的调运成本也太高了。

如果连配套一起做。

规模太大,水电等基础设施又是问题。

还有……”

曲卓话说一半,稍迟疑了一下,并没有继续往下讲。

“什么?”

姜民问。

“等回去点,有机会跟海子里的老几位聊一聊。”

曲卓眉头微微有点打皱。

“……”

大领导、汪领导和姜民……表情都有点说不清道不明。

“你小子,什么意思?”

梅宣宁不满。

“不是一两个问题,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性问题。

涉及到的事,不是谁,或者几个人拍拍脑子就能决定的。”

曲卓眉头打蹙的更厉害。

“庞大的系统性问题?”

大领导来了兴趣:“讲一讲,让我们几个长长见识。”

“呃”

曲卓稍稍组织了下语言:“税收、消防、排污、知识产权保护、衙门的权利与义务、资方权利与义务、劳动者保障,等等吧,全都是空白的。

还都不是一天两天能制定的,制定了也需要不断的调整完善。”

“嗯”

大领导点头:“正策和法规的制定和完善,确实是非常急迫需要解决的问题。”

“……”

汪领导和姜民点头赞同。

“那些还不是大问题,更大的问题是,眼下各衙门都是大老爷大管家思想。

而私企,需要的是服务型管理者。

办一件事要,到一百个衙门盖两百个章签五百个字,再被各种拿捏推诿刁难。

时不时再有些莫名其妙的人来检查、学习、考察、取经、调研、指手划脚……”

“呵哪有那么夸张。”

汪领导哭笑不得。

曲卓视线扫了下屋里几个人……梅宣宁直接忽略不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