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5章 家庭不能决定个体但能影响(1 / 3)

加入书签

安卡风扇厂的厂房还在建设的时候,荣志坚就已经订好了所有物料。

中间回了趟沪市,家里给派了个老管事帮着打理琐事。

组装车间不等建好,二十名工人便招聘到位。

在库房里组装出了一百套样品,空运去阿美莉卡。

荣志坚在阿美莉卡经商的二伯,已经帮忙联系好了两家经销商。

看过样品的质量,再看报价,两家经销商分别开出了一万五千套和两万套的订单。

荣志坚在南洋从事纺织业的堂兄,也帮忙争取到了几笔小订单。

工厂还没正式开工呢,爱卡就已经拿到了三万六千套单子。

然后,紧急招募工人,两天时间从二十人变成了六十人。

两班倒加班加点的组装。

六月八号,第一批五千套吊扇装船货。

货轮还没过马六甲,一家经销商拿着样品做了一番市场调查,随后补下了三万五千套订单。

六月十号,另一家经销商补下了一万套订单。

隔了一天,再次补下一万套。

荣志坚紧急加订配件的同时,又紧急招了一百名工人。

共计一百六十名工人三班倒不停赶工时,荣志坚在东南亚的堂兄,也来了三千多套订单……

一部复古吊扇有哪些零部件,成本多少?

五片塑料仿木纹扇叶,小中大号长度分别为四百五、四百八和五百一。

一个镀铜底座,一部四十瓦、六十瓦或八十瓦的交流电机。

另外,还需要一根二十或二十五公分的镀锌主连接杆。

三到五根弧形镀铜连杆,或三到五个镀铜灯座。

三到五个玻璃灯碗,外加三到五枚二十瓦或三十瓦灯泡。

对,还有双芯线、控制开关和螺丝螺母等小零件。

所有的这些加一起,再算上人工成本,一千直径的小号风扇,成本一百一十五块。

一千一百直径的中号风扇,成本一百二十八块。

一千二百五十直径的大号风扇,成本一百四十一块。

虽然主体是塑料制品,但用料和做工十分扎实,关键很唬人。

不知道的瞅见,还以为纯铜底座、实木扇叶加水晶灯碗,整体复古又奢华,十分高档。

复古吊扇复古吊扇  眼下港岛经济持续走热,老美那边一直半死不活。

汇率照去年又涨了点,短期稳定在五块八兑换一美元。

(随后几年持续通胀,到82年涨到九块多兑一美元。

83年港币再次与美元挂钩,最终稳定在七块八左右。

走海运到老美西海岸,加上运费、保险和关税,落地价为三十、三十五和三十八美元。

出货价原地翻一翻,分别是六十、七十和七十六美元。

经过中间商和零售端,到消费者手中变成一百七到两百美元。

在人均收入过万美元的阿美莉卡,已经算便宜了。

跟算上安装费价格过千,简直经济实惠到不要不要的。

关键是省电。

老美七十年代就开始实行阶梯加季节电价。

夏季电费基础费用就贵,空调又是耗电大户,一个月下来电费都够快能买台吊扇了。

好吧,阿美莉卡人民是赚是赔不重要。

中间商和零售端赚翻了,爱卡风扇厂也赚翻了。

不算南洋的零散订单,北美九万套订单如果顺利交付,纯利高达三百零九万美金,一千七百九十二万港币。

很简单的账目,荣志坚用算盘扒拉了不下五遍,才确定自己没有算错。

然后,整个人完全懵了。

大脑空白了良久,冒出一个念头……我怎么这么厉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