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2章 久勷很忙(1 / 2)

加入书签

曲卓回内陆的两个来月,曲久勷一半时间在港岛,另一半时间在新竹。

两边来回跑,貌似忙的鸭批。

对,就是貌似!

新竹那边是真的忙,工厂从无到有的拔地而起,事情千头万绪。

曲久勷又有意展现自己的能力,疲惫是应有之意。

隔三差五的回港岛,明面上的理由是顺生在大规模改建。

尽管有曲静盯着,但离不开他掌握大局。

实际上,改建方案是既定的。

有了上次损坏老厂房承重结构的失误,安泰的施工质量大幅度提高。

旁边还有港理工建筑系的专业人士负责监督和验收,基本没有需要曲久勷操心的地方。

之所以往回跑,一方面是懒散惯了,在新竹装几天样子,就找个由头偷懒休息。

另一方面是……惦记着人在港岛的白月光。

张徽之在港中文当讲师,每月有五千左右的薪水,不算少,但也不算高。

维持基本生活肯定足够,但绝谈不上富足。

更何况还要养俩孩子呢。

李大姑娘没什么手艺,又想赚点钱贴补家用。

还自诩为文化人,拈轻怕重讲格调。

思来想去,打算开一家花店。

正好有经验的妹妹在,可以给予她指导。

姐俩考察了一番,现沙田一片说是穷乡僻壤都不过分。

满眼的山村和农民,缺少中产,几乎没有小资。

这样的人口结构,是养活不了花店的。

去深水埗或是荃湾?

那里倒是热闹,但没法在看顾家庭和孩子。

要不怎么说,还是从业者明白行情呢。

李大姑娘愁的不行时,李二姑娘现了商机。

她跟着姐姐考察行情时,现港岛的鲜花,总体上比弯省贵了一倍都不止。

究其原因,除了消费水平高之外,进价是根本。

沙田偏僻,土地的租价很低,为什么不经营一家花房呢?

李大姑娘对种花的辛劳一无所知,听到妹妹的想法,脑子里的画面是络绎不绝的客人自己找上门来。

她只要穿的漂漂亮亮的,站在美美的花海中间收钱数钱就行。

于是,欣然同意了妹妹的提议。

想法有了,新的问题来了。

开花房是需要钱的。

沙田的土地确实便宜,但也是需要钱的。

沙田的水资源不算丰富,养花又需要大量的水,申请打井,还是需要钱。

花店里的鲜花之所以娇艳,是因为无需经受风吹雨淋。

所以,要搭玻璃房。

要不怎么叫花房嘛

还有种子、花苗、肥料、农药,一切的一切都是需要钱的。

姐妹俩算来算去,至少要准备八万港币。

规模稍微大点,品类稍微多点,预算就要过十万。

李大姑娘手里倒是有一些积蓄,但她想考个港岛的驾照,再买一辆小车车,好方便接送孩子上下学。

除去那部分预算,最多能拿出一万多不到两万块。

李二姑娘能借给姐姐五万块。

俩人加一起连七万块都凑不到,哪怕按照最低预算也不够呀。

于是,李大姑娘偷偷打电话联系曲久勷。

明面上是她想借钱,但拉着李二姑娘作陪。

不需要明说,潜台词非常明显:花房的事要是能成,我身边的大美妞儿就能留在港岛。

你看着办吧。

要是换作以前,曲久勷早就大手一挥的装土豪了。

但这段时间在弯省扮演沉稳干练的商界精英,让他成长了不少。

先不动声色的认真了解了一番港岛的花市,又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