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2 / 2)

加入书签

卓开始跟向量计算机和小型通用计算机两个项目后,跟院里打小报告的人简直不要太多。

所有人都表示,小曲同志作风霸道、恃才傲物、没有集体精神,不注意团结同志等等等等一系列的问题。

但是,民愤盈天的情况并没有持续太久。

一段时间后大家纷纷现,曲卓只是过于直率,不善于人情世故,对工作效率有极致的追求罢了。

比如遇到问题和争执时,他总是以最简单最有效的语言明列对错。

别人用十句话说清的事,他只用五句。

中间被省略掉的部分,就是那些照顾别人情绪的,比较委婉的措词。

而且,小曲同志有个很大的优点。

不管是谁向他请教问题,只要他懂的,就一定会毫无保留的解答。

开始时不了解大家的底子,几句话点出问题的关键后,现询问者并不能理解。

因为脾气急,会出现不耐烦,甚至是言语损落的情况。

后来对大家的底子有所了解了,面对理论知识比较扎实,知识面较广的同志,就直接捞干货的讲。

面对理论知识较差,知识面较窄的同志,就会多说几句。

同时告诉对方,要加强哪方面的知识积累。

当大家掌握了曲卓的性格特点后,风评开始触底反弹。

年长的资历较老的技术人员,都说他是真正一心放在工作上的好同志。

年轻人们更是有不少以曲卓为榜样,推崇并学习他高效的工作态度……

计算机所那边因为有曾茂朝压着,长时间以来,很少传出关于曲卓的不良风评。

即便有,也是相对正面的。

所以,在国科院领导眼中,曲卓一直以来跟计算机所相处的很融洽。

直到今天,高院长才猛然现,两边居然已经闹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

细想一下,也不难理解。

清北两所高校,主要做的是理论研究,曲卓搞得是实践设计。

两边的工作有重合,但更多的是相辅相成。

两个项目涉及到的几家工厂,主要负责的是各组件的生产。

生产和设计各干各的工作,有争执也是纯技术层面的。

至于四机部那边参与项目的研究单位,比如48所,本身就是学习和积累经验为主,配合项目推进。

上面还有黎部长那位强力领导压着,就算有不满也得憋在心里。

唯独计算机所,从主角变成了配角……好吧,两边别苗头,其实是可以理解的。

想明白了矛盾的缘由,高副院长又详细了解了两边技术上的分歧。

他愿意给计算机所一个表现的机会,但心里对曲卓相对成熟的的设计,要更有信心一些。

纠结之下难以做出决断,便将事情上报给了方院长,随后召集两个项目的领导小组成员开了场讨论会。

几位头头脑脑一琢磨,曲卓的方案已经很成熟了,计算机所能出力的地方很少。

而且,小曲同志愿意出经费,计算机所也愿意承担失败的后果。

两家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对项目推进的影响也不大,还有可能制造出计划外的惊喜。

那么……索性就成全了吧。

于是,下午一上班,高副院长就带着计算机所的人,杀到了半导体研究所。

到地方才知道,曲卓的老丈母娘要出远门,他请假去送站了。

在场的人对曲卓还是很了解的,知道那小子送完站肯定半点都不带耽误的赶回来继续工作。

所以,也不着急。

聚在三楼会议室喝着茶水唠着嗑,安心的等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