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让人又爱又恨的怪癖青年(1 / 3)

加入书签

“工具人”

固然好用,但不是完全没有后果的。

杨宏斌说出“情报”

的获取途径后,有关部门为了得到更详细的资料,立即对刘忠的去向展开追查。

想找出个满世界乱窜的投机倒把分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调动资源在吉省省会及周边地区搜寻无果后,又联系了京城相关部门协查。

而京城那边的人,先想到的就是去刘忠家及其亲属家进行走访。

不出意外,什么收获都没有。

在刘忠家人及亲属口中,那小子已经失踪二年了,从来没露过面,也没有半点音讯。

但实际情况是,刘忠很孝顺。

投机倒把赚到的钱和票据,很大一部分都托人送回了家里。

所以,刘忠的亲戚们说的是实话。

但刘忠的父母……也不算撒谎。

刘忠在过去的二年里确实没回过家,但经常回京城。

他父母避开邻里的视线,没少在别处跟儿子见面。

几乎调查的人前脚刚走,后脚刘忠就托朋友往家里送钱。

刘忠老妈赶紧拜托对方去通知儿子,公家又开始查他了。

而且,这回好像挺严重,来的都是大衙门的人。

刘忠从朋友那得到消息,吓得连夜逃走,几经辗转从粤东偷渡到了港岛。

他之所以这么害怕,是因为常年携带紧俏物资和大量钱财走南闯北,早就背上了人命官司,还不止一条。

得知公家忽然又开始查他,下意识以为东窗事了。

投机倒把加人命官司,一旦被抓住妥妥的十死无生,不跑等着吃花生米呀!

七十年代的港岛,在内地人的印象是天堂般的花花世界。

刘忠上岸后才知道,花花世界确实存在,但与他这种偷渡客无关。

没有身份证,也没有相熟的人。

他只能在遍地垃圾,污水横流,臭气熏天的木屋区像只老鼠般苟活。

白天无所事事不敢冒头,据说冒头就会被警察抓,被抓了就会遣返。

只有到了晚上,各路“大哥”

会冒出来派工,招人去海滩上搬货,去干诺道扫大街,或是去垃圾场做填埋。

饥一顿饱一顿的过了半个来月,刘忠混进了一个由知青组成的小圈子,并收获了两个重要的消息。

第一个消息是,港岛身份证不难办,只要混进市区,能联系本地“亲戚”

就行。

亲戚不难“找”

,只要五千港币。

第二个消息是,小日子比港岛好活。

那边没有身份证,只要不做出格的事,大白天上街警察都不管。

而且小日子有钱,普通人都不屑做低贱的工作。

过去后很容易找到稳定的工作,工钱还高。

唯一的麻烦是,语言不通。

刘忠动心了,他会日语呀!

又跟那伙人混了几天,了解了更详细的情报后,拉拢了一个自称在小日子那边有亲戚的知青,合伙抢了个粤东逃过来的副科长。

天亮后换上垃圾堆里翻出来的,还算体面的衣服,打车混进了市区。

在移民署周围转了一圈,花了七千港币,俩人变身成为一位港岛老太太在内陆的侄子,顺利申请到了身份证。

随后又买了身体面的行头,报了去小日子的旅游团。

到了地方才知道,特奶奶的情报有误。

小日子这边确实比港岛更达,大体也更加有钱,但找不到工作的底层穷人可不少。

甚至专门给偷渡客起了个名字——元盗!

意思是,一帮专门来小日子抢他们钱的强盗……

大体的浏览了一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