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老工具人限时返场(1 / 4)

加入书签

带着杨颖兄妹俩进屋,曲卓把走前关小的煤油炉阀门调大了一些。

“哥,你看。”

杨颖胳膊肘怼了下杨智勇。

杨智勇俯身围着煤油炉转了一圈,没找到铭牌或者厂家钢印。

伸手感受了一下温度,问曲卓:“这炉子是哪儿产的?”

“这个……我也不太清楚。”

曲卓直打含糊。

这玩意是他参照以前买的取暖炉,自己改良出来的。

市面很可能没有类似设计的款式。

杨家兄妹俩一看就沾点见多识广,乱说的话容易被戳破。

“多少钱呀?”

杨颖问。

“嘶”

曲卓还是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屋子小,他“设计”

的炉子也不大,采用的是最基本的热对流散热,“买”

出来连两百都没用上。

问题是,这玩意“买”

出来的价钱和眼下的实际价值,没个固定的换算比例。

一时间还真不知道说多少钱比较合适。

说少了,对方提出要买的话,觉得吃亏。

说多了,好像他多有钱似的,与眼下的人设不符。

见曲卓迟疑,杨智勇不由得有点多想……

眼前这炉子不论用料、做工,还是对细节的处理,从哪方面看都一定是大厂产的东西。

但炉体上没有铭牌……这很不正常。

唯一的可能,是来路有问题。

“你倒是说呀。”

杨颖没想那么多,催促曲卓。

“是这样……”

杨智勇拦了下妹妹,对曲卓说:“家里老人喜欢养花。

冬天怕花冻死,在屋里弄了个炉子。

味大灰大不说,赶上气压低的天儿,家里人都担心老爷子煤烟中毒。”

杨智勇说话间凑到曲卓身边,特务接头似的压低声音:“你甭多想。

我和我妹就是看这玩意不错,想买一个送给老人表表孝心。”

“不瞒你说,我真不知道哪能买到。”

曲卓也接头似的压低声音:“我插队时认识的一朋友,在农村待不住跑回来了。

没工作嘛,倒腾点紧俏物件混个吃饭钱。”

“哦”

杨智勇了然的点点头,情况跟他猜测的差不多。

打商量道:“帮忙牵个线呗,我这边诚心想买。”

“嘶”

曲卓一副为难的样子,小声解释:“我那朋友都是把东西往外地倒腾,不敢在京里瞎搞。

给我送炉子的时候还特意叮嘱,千万不能把他卖了。”

投机倒把是大罪,杨智勇能理解那位“朋友”

的谨慎。

毕竟,在外地销售拿到钱就走,打一枪换个地方,出了事别人也找不到他。

京城就不一样了,一旦碰到个举报的就完蛋了。

稍琢磨了一下,杨智勇跟曲卓打商量:“这样,让他把东西送你这来,完事人我过来取。

不跟他碰面。”

“呃”

曲卓一脸为难,明显不想掺和其中。

“我说老同学,你帮帮忙呗。”

杨颖撒娇似的跺了下脚。

“行吧,我抽空去问问他手头还有没有。”

曲卓一副抹不开面子的模样。

其实他不是为难,是在琢磨卖多少钱合适。

“放心,不让你白忙活。”

杨智勇拍了拍曲卓的肩膀。

“说什么呢?当我二道贩子?”

曲卓拉下脸。

“没没没,没那意思……”

“哥,曲红旗马上就上北大了,你把他当什么人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