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o2章 计划总是没有变化快(2 / 3)

加入书签

特别急。

712是军工单位,正审非常严格。

曲红旗是1o9厂家属,不论是调底档还是做风评调查,都离不开1o9厂的配合。

这儿耽误个天,那儿拖延个天,那十天半拉月就过去了。

至于878那帮傻子,让712的刘厂长给忽悠住了,还搁那眼巴巴的等反馈呢。

科学院这边就不一样了,对自己人和自己人家属的情况还能不了解嘛,正审环节基本就是个过场,按规定走一下流程就完事了。

所以,蒋新平和杜佳杰这趟来的虽然匆忙,但到地方后并不着急。

计划是,先在县里进行走访,补全曲红旗插队这两年的履历和表现。

登记见到人,还要进行一次考核。

毕竟之前712送到1o9的那些设计,说是曲红旗弄出来的,但谁也没亲眼看见,还是确认清楚比较好。

省的把人带回去了,结果啥也不懂,啥也不明白,那可就闹大笑话了。

但现在不一样了,878那边不知道怎么就反应过来了。

同行的还有四机部的人,足可见这是势在必得呀!

领导都批示了“流程从简,火将人带回”

,蒋新平哪还敢耽搁,招呼杜佳杰立马出门,一头扎进了白茫茫的世界。

事实上的白茫茫的世界,不是形容词。

从县城到袁家大队地势少有起伏,大部分地方都是一片平地。

连着几个小时的大雪落下来,本地人都分不清哪里是田地,哪里是水渠,哪里是路,更别提俩外乡人了。

最要命的是,雪下的这么大,出了县城几乎看不到人迹。

蒋新平和杜佳杰只能认准大概的方向,深一脚浅一脚的蒙头走。

得亏长岭周边人口还算密集,不管走对了还是走错了,总是能遇到村落打听道儿。

不然,天黑后温度骤降,俩人冻死在野地里都不新鲜。

可即便是没走太多冤枉路,蒋新平和杜佳杰到袁家大队的时候,也累的精疲力竭。

————

“整一口?”

晚饭上桌,曲学文向曲卓投去询问的眼神。

曲卓瞅着桌上的黄酒坛子,心里下意识的一阵慌。

随即安慰自己:“齐梅都走了,慌个屁呀。”

见老爹的精神状态还是有点萎靡,点点头:“行,整一口。”

东北人几乎不喝黄酒,曲家的黄酒是刚入秋时为了泡药酒才买的。

至于为啥泡药酒……曲卓不知道,也不想知道。

不过桌上的半坛子没啥问题,是泡药酒剩下的。

曲卓虽然不喜欢喝酒,但知道黄酒要温着喝。

讲究点的还得加上姜丝话梅,或者红枣枸杞啥的。

从不喝黄酒的曲家几口子显然不知道那些,曲卓不想当卖弄,眼看着老爹掂起酒坛子往自己面前的碗里倒。

“嚓”

旁边的曲淑娴划着一根火柴,点燃了嘴上叼着的烟卷。

没错,孝敬爷爷的中华烟还是没逃过毒手。

曲卓下午躺炕头眯觉的功夫,虎娘们偷摸把盒子打开了。

在东北,尤其是农村,女人抽烟不是什么新鲜事,甚至是常态。

不过,毕竟是没出阁的大姑娘,多少还是要点脸面的。

出门在外或者有生人的时候曲淑娴不会抽。

现在不是跟曲卓混熟了嘛,也就不避着了。

“嗨嗨嗨,你这都第几根了?”

曲卓不满的嚷嚷。

“啧,你咋那小店儿(抠)呢?破散烟,整的跟宝贝似的。”

曲淑娴白了某人一眼。

“破散烟你还一根接一根的。”

曲卓从兜里掏出大前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