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大消息(2 / 3)
:“世道马上就要变了,你小子不能再混日子了,必须提前为今后做好打算。”
之前跟曲卓对乔明信表露过,他以前活的谨小慎微,一心想着好好表现,被领导看中,能推荐他去上大学。
现在已经想明白了,上大学是为了学习知识,不是为了那张破文凭。
而现在的大学,估计去了也学不到什么东西。
所以,不折腾了,安心在农村待着挺好。
当时乔明信觉得曲卓这是想开了,通透了。
但现在不一样了,该努力还是得努力。
一个大好青年窝在农村,都对不起他那一肚子的科学知识。
“是是是,岳父大人教育的对。
我的规划是,老老实实的待着。
等您起来了,咱躺在大树底下好乘凉。”
曲卓赔了笑脸,颇有点恬不知耻的意思。
“嘿!
你就这点出息?”
尽管知道小兔崽子故意说浑话,但乔明信还是气得够呛。
“切说您胖还喘上了。”
曲卓脸色一变,鄙视道:“指望你?不知道哪百年后了。
就凭哥们的本事,咱俩以后不定谁仰仗谁呢。”
“又特娘的没大没小!”
乔明信气得直瞪眼。
————
喜悦和振奋总有消退的时候,日子短时间内也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变化,甚至该啥样还是啥样。
时间一晃到了十月底,第一场雪如期而至,城里人除了换上冬衣,每天照样上班下班。
而农村,已经正式进入了猫冬模式。
这是无奈的选择,只要不是特别懒的人家,谁愿意光吃不进的混日子。
可眼下这年月不准出门打工找零活,公社没有任务分配下来,不待着还能干啥。
也不是完全没有活计,替供销社“砸松子”
就是个赚钱的营生。
不过,这活儿手得巧。
得保证破壳后每一粒子都完好无损。
稍微破点皮就降了一个等级,回收价大打折扣。
要是不小心砸碎了,换的那点钱也就能顶个本钱。
知青点没人干那活,不是没人想赚钱,主要是一个个又馋又懒还没耐性。
就算有勤快的,也架不住别的瘪犊子玩意馋。
好容易砸了一小堆,眨巴眼的功夫就不知道进了谁的肚子。
最后,还得倒贴钱赔给供销社。
百无聊赖的时间里,曲卓白天基本都打着学习名义,在乔明信那待着。
对此知青点的几个小子都没意见,甚至乐得其见,毕竟能省一份口粮。
杨宏斌是最高兴的,已经琢磨好了,要是上面真强推着“曲红旗”
去上大学,他就举报兔崽子跟下放人员关系过密。
整天混在一起,打着学习的名义不知道在密谋什么。
当然了,是写匿名信偷偷的举报。
转眼间进入十一月,杨宏斌拿着他的小本本,兜里揣着所有家当去知青办开会。
汇报上个月知青点的情况和知青们的思想动态,当稍再办点私事。
一上午的会开的老调常谈按部就班,散会后知青点的领导让杨宏斌稍等一会儿,有点事要交代他。
杨宏斌等着的时候,听到了一个大新闻……
姜玉兰在省城医院陪护曲家老太太期间,让一个老教授看中了,说有当大夫的天赋,推荐她去中山医学院上学。
杨宏斌隔着门听着大办公室里的人艳羡的讨论,酸的恨不得马上写匿名信,举报姜玉兰生活作风有问题。
还有姜玉兰的爹,公器私用只手遮天任人唯亲打压异己……
脑子里几秒钟的时间就编排出了一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