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长见识(2 / 3)
p>和“奇怪”
来形容,都是解放前缴获的杂牌武器。
六十年代为了解决不同口径枪械弹药供给困难的问题,各地兵工厂对这些枪进行了改造,统一使用五六式762毫米步枪弹和五零式762毫米手枪弹。
比如枪的型号是“捷克b26”
,弹夹是五六式冲锋枪用的。
汤姆逊冲锋枪上装的,是五四式冲锋枪的弹夹。
曲卓不管有用没用,只要见到了就不放过。
嘴上跟闲极无聊的袁老头扯着家常,貌似新奇的拿起一支,仔细端详后放下。
再端起一支……再放下。
将见到的武器统统“收录”
的同时,仔细记下了不同枪械在什么位置,有什么样的编码和标记。
担心枪壳子里面还有看不到的信息,装出一副很感兴趣的模样请教袁老头,这些玩意怎样拆解保养。
袁老头整天一个人待着,无聊的很。
可算有个人陪他唠嗑磨牙,乐呵呵的教起了曲卓。
别说,老头儿能被安排在这看枪库,肚子里是真有点东西。
随便拿起一支枪,不但能讲出来路和门道,拆卸起来也溜得很。
于是,俩人一个虚心请教,一个好为人师。
用了半上午的时间,除了那两门37毫米高射炮没动,连苏制127毫米重机枪都没放过。
几乎每种枪都拆卸了一遍,曲卓粘了满手的枪油,最后挑了一把看外观多说七成新的51式手枪。
跟着袁老头去门房登记时,曲卓看了眼桌上的烟袋锅子,手伸进裤兜,再掏出来时多了两盒大前门。
嬉皮笑脸的放到袁老头手边,小声打商量:“给我整几子弹呗。”
“整个屁!
条子上写的,就一把枪。”
袁老头斜了眼大前门,嘴上不同意,却没把烟推回来。
老头儿烟瘾很大,但平时都是嘬烟叶子。
八分钱的经济烟都不舍得买,别提大前门这种要票的高档烟了。
现在眼前整整摆着两盒,诱惑力不是一般的大。
“我不是害怕嘛。”
曲卓装可怜:“姜文革是林场保卫科的科长,手下不少死忠呢。
我害怕有人来给他来报仇。”
“扯淡,借那帮兔崽子几个胆儿。”
“弄几呗。
真要有啥事儿我也不至于抓瞎。
我要出事儿了,以后您老的话匣子出毛病找谁修呀。”
话匣子的事儿,袁老头确实欠着“曲红旗”
不小的人情。
曲卓一提,老头儿实在抹不开面子。
沉吟了一下,小声警告:“平时不准往枪里装啊。”
“您放心。
我不怕打到别人也怕伤到自己呀。”
曲卓满脸是笑。
“咳咳”
袁老头清着嗓子把烟塞进抽屉里。
起身再次拿起钥匙串,背着手奔枪库旁边另一间库房去。
曲卓呲牙一笑,屁颠屁颠的跟了上去。
民兵的武器库看着简陋,但基本的管理制度还是要讲究的,比如枪弹分离。
武器在一间房里,弹药在另一间存着。
相比于枪械库,弹药库就整洁的多。
主要是子弹种类少,除了少量重机枪子弹和高射炮炮弹,几乎都是762毫米步枪弹和手枪弹。
再就是垛到房顶那么高的67式手榴弹箱子,就是那种最老式的木柄手榴弹。
袁老头有点抠,只给了曲卓三手枪弹,还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放仔细了,不遇到事儿不准往枪里压。
曲卓连连应声,趁机把外面散放着的子弹和手榴弹全摸了一遍,还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