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8章 既然没有赃物那就算了(2 / 3)

加入书签

p>

他隐隐觉得,二十年前的那起粮案,和现在的这起水渠案,有着某种千丝万缕的联系。

他找到村里的老汉,向他打听二十年前的事情。

老汉年纪大了,记性不太好,但还是努力回忆着当年的情景。

“二十年前啊……那时候,老汉我还年轻呢。

记得当时,咱们县里的县令,是个好官,一心为民。

他查到了一起粮案,说是有人囤积居奇,哄抬粮价,想要国难财。”

老汉颤巍巍地说道,“可他查着查着,就收到了一张字条,上面的字和这次万记酒坊的事情很像。

然后,他就开始变得不对劲了,整天唉声叹气,说自己看到了什么不该看的东西。”

“那字条上写了什么?”

陈皓急切地问道。

老汉摇了摇头,说道:“时间太久了,老汉我记不清了。

只记得那字条上的字,写得阴森森的,让人看了心里毛。”

陈皓心中一动,他将那半页残笺拿出来,递给老汉。

“老人家,您看看,这字迹,是不是和当年那张字条上的字迹很像?”

老汉接过残笺,仔细端详了许久,然后点了点头,颤声说道:“像,太像了!

就是这种字迹,清瘦冷峻,像是从地底下冒出来的一样。”

陈皓闻言,顿时如遭雷击。

他终于明白,那半页残笺,是谁送来的了。

不是官,不是商,却能执掌府台的命脉,让万富贵俯称臣……

这个人,只能是“静先生”

那个从不露面,却掌控着一切的影子谋士!

陈皓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

他知道,自己已经站在了一个极其危险的边缘。

稍有不慎,就会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他必须想办法,找到静先生的破绽,才能有机会扳倒他,才能真正为百姓讨回公道。

与此同时,徐六娘也在暗中行动。

自从得知静先生的存在后,她就一直想方设法,想要摸清这个人的底细。

她通过“织言社”

的关系,收买了一个在静先生府邸扫院的小厮。

小厮告诉她,静先生每日辰时,必饮井水泡茶,且所用陶杯,从不更换。

徐六娘闻言,心中一动,立即命人定制了一批相同款式的陶杯。

只不过,她在其中一个陶杯的内壁上,刻上了一行极其微小的字:

“君所护者,非主,乃蠹。”

这行字极小,肉眼难以辨认。

只有经过特殊的药水处理后,遇水才会显现出来。

她将这个刻有微字的陶杯,混在其他窑货中,送入了静先生的府邸。

三天后,小厮偷偷跑来向徐六娘汇报:

“徐姑娘,你让我注意的那个陶杯,已经被打碎了!”

“打碎了?”

徐六娘心中一惊,“怎么打碎的?”

“不知道,只听说静先生那天喝茶的时候,突然脸色大变,然后就把那个陶杯给摔了。”

小厮说道,“而且,那天晚上,静先生还召见了万富贵,两人在书房里吵了很久,好像是因为什么修渠预算的事情。”

徐六娘闻言,嘴角微微翘起。

看来,她的计划成功了。

那行微字,已经传达到了静先生的眼中,也引起了他的怀疑。

另一边,刘推官也接到了静先生的命令,让他调查“匿名威胁官员”

一案。

刘推官心中清楚,静先生让他调查此案,真正的目的,是让他排查县衙内部的内鬼。

但他并没有按照静先生的吩咐去做,而是故意拖延调查进度,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