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o5章 将来史书会怎么写(3 / 3)

加入书签

他说道,“只会写——有人终于没把笔交给恶人。”

刘推官闻言,浑身一震。

他抬起头,目光复杂地看着陈皓。

陈皓的这句话,如同惊雷般在他心中炸响,震得他耳鸣目眩。

他终于明白,陈皓想要的,不仅仅是他们的自由,更是他的良知,他的选择。

他拿起桌上的松笔,蘸饱墨汁,缓缓地在竹简上写下了一行字。

写完之后,他放下笔,起身离开了酒馆,消失在了夜色之中。

陈皓拿起竹简,仔细地看着上面的那行字,嘴角露出一丝淡淡的微笑。

“好字。”

他轻声说道。

次日清晨,县衙门前热闹得像是赶集一般,数百名百姓排着长龙般的队伍,井井有条地等着领粥。

空气中弥漫着米粥的浓香,热气腾腾,勾得人肚子咕咕作响。

粥桶旁立着一块木牌,上书大字:“今日识字主题:‘诬告反坐’四字怎么写?”

字迹遒劲有力,仿佛在无声地呐喊着什么。

百姓们一边舀着热粥,一边伸长脖子瞧着牌子,嘴里还小声念叨着这四个字,脸上满是好奇与期待。

赵秀才站在粥桶旁,手中拿着一卷破旧书简,摇头晃脑地教着字。

他嗓音清亮,字正腔圆,每一笔每一画都讲得细致入微:“这‘诬’字,左边是‘言’,右边是‘巫’,合起来便是以言惑人,陷害无辜啊!”

台下百姓频频点头,有个老汉还用手指在空气中比划着,嘴里嘀咕:“这字有讲究,俺得记牢了。

不远处,周铁嘴敲着快板,唱得是律文小调,嗓门洪亮,节奏铿锵:“诬告反坐莫轻言,律法无情定罪严!

若要害人先害己,天网恢恢在眼前!”

那声音在人群中回荡,引得众人拍手叫好,气氛热烈得像是要掀翻天。

巡街的差役站在街角,个个面面相觑,手里的长棍握得紧紧的,可愣是不敢上前驱赶。

领头的差役额头冒汗,低声咒骂:“这帮刁民,摆明了是来闹事的,咋还整得跟读书会似的?”

他咬了咬牙,转身对身旁的小卒吩咐:“快,去禀告大人,这事咱们可兜不住!”

脚步匆匆,踩得地面尘土飞扬,慌乱中还差点撞翻一个路边挑担的菜农。

而与此同时,通往县城的官道尽头,一抹黄幡在晨雾中若隐若现,缓缓而来。

那是御史的仪仗,旗幡迎风招展,沉重的马蹄声踏得地面微微震颤,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城门口,孙文昭一身青衫,面色凝重地候着,手中攥着一份《北岭舆情汇》,纸张边角已被他捏得皱。

他趁着仪仗停下的一瞬,悄然凑近轿帘,低声禀报:“大人,这里的字……烧不掉。”

轿中人影未动,只有一只手微微掀开帘角,接过那份文书,空气中只剩下一声意味深长的轻哼。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