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o5章 将来史书会怎么写(1 / 3)

加入书签

“罢了,罢了。”

他最终停下脚步,长叹一声,似乎下定了某种决心。

“巡查民情,微服出城。”

他低声吩咐,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

夜色中,一辆不起眼的马车缓缓驶出县衙,融入了黑暗之中。

刘推官换上一身粗布衣衫,头戴斗笠,遮住了大半张脸。

他坐在车厢里,闭目养神,心中却思绪万千。

马车一路颠簸,朝着北岭的方向驶去。

沿途的村落静谧而安详,只有偶尔传来的几声犬吠,打破了夜的宁静。

刘推官掀开帘子,向外望去,只见家家户户都亮着灯,灯光透过窗纸,映出一个个模糊的身影。

“这陈皓,究竟在搞什么鬼?”

他喃喃自语,心中充满了疑惑。

马车在北岭的边界停了下来。

刘推官下了车,徒步朝着村落走去。

夜风吹拂着他的衣衫,带着一丝寒意。

他紧了紧身上的衣服,继续向前走去。

突然,一阵稚嫩的读书声传入了他的耳中。

他循声望去,只见一间学堂的窗户亮着灯光,孩子们正在跟着先生摇头晃脑地背诵着课文。

“人之初,性本善……”

琅琅读书声,在这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清晰。

刘推官的心中,不由得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动。

这些孩子,是北岭的希望,也是大周的未来。

这时,一位老妇端着一碗凉茶,颤巍巍地走了过来。

“大人辛苦了,喝碗茶歇歇脚吧。”

老妇的声音很轻,却充满了关切。

刘推官有些诧异地看了老妇一眼,接过凉茶,一饮而尽。

茶水冰凉,带着一丝淡淡的草药味,入口清爽,驱散了他身上的疲惫。

“这茶……”

他放下碗,有些疑惑地问道。

“这是我们‘石子换炭’挣来的。”

老妇笑着解释道,“掌柜的说了,只要我们学会识字,就能用字换炭,冬天就不怕冷了。”

刘推官闻言,心中更加惊讶。

他拿起空碗,仔细地端详着。

碗底,赫然垫着一页纸,纸上印着一些模糊的字迹。

他仔细辨认,现那竟然是……《去岁实征考》的残页!

他的心中,顿时掀起了惊涛骇浪。

他终于明白,陈皓究竟在做什么了!

他竟然敢……竟然敢私自印制《实征考》,教百姓识字!

这可是犯了大忌啊!

然而,当他看到老妇脸上那淳朴的笑容时,心中却又涌起了一丝犹豫。

这些百姓,他们只是想活下去,他们只是想摆脱贫困,他们有什么错?

一夜之间,“童子问法”

的故事,如同插上了翅膀,传遍了八镇。

周铁嘴添油加醋,将学堂里的“模拟公堂”

描绘得栩栩如生,生动至极。

“……话说那几个娃娃,人小鬼大,一个个都成了包青天转世!

什么‘浮粮’、‘伪契’、‘拘押无票’,那是张口就来!

引经据典,那是头头是道!

把个‘御史’问得那是哑口无言,面红耳赤,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周铁嘴唾沫横飞,绘声绘色地讲述着,引得台下听众一片叫好。

“好!

说得好!

就该这么问!

那些狗官,就该好好问问!”

“就是!

让他们知道知道,咱们老百姓也不是好欺负的!”

茶馆里人声鼎沸,群情激昂。

百姓们听得热血沸腾,仿佛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