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 万言墙好主意(2 / 3)

加入书签

不再直接说买酒,而是低声问道:“有没有松笔酿?”

李老爷得知此事,勃然大怒,立刻命人捉拿周铁嘴。

然而,周铁嘴早就料到了这一天。

他行走四乡,靠的就是一张嘴和一双腿。

他每到一个地方演出,都会留下一个副本,赠予当地识字的少年。

更有甚者,他将《松笔记》的关键情节,编成了一童谣:“一斗米,三升空;一纸契,万人痛;若问真,看字中,莫信官,信手中。”

这童谣朗朗上口,简单易懂,很快就在孩子们中间传唱开来。

孩子们一边玩耍,一边唱着这童谣,妇孺皆知。

官府想要禁止这童谣,却现根本无法界定何为“禁语”

——毕竟,这只是一儿歌而已。

陈皓察觉到风向骤紧,知道李老爷的反扑即将到来。

他立刻召集了柳三针、赵秀才、周铁嘴,在皓记酒馆的密室里,召开了一次紧急会议。

“诸位,现在的情况已经很明显了,李老爷是不会善罢甘休的。

他们一定会想方设法地打压我们,甚至不惜动用武力。”

陈皓语气凝重地说道。

柳三针捋了捋胡须,说道:“陈掌柜说得没错,我们必须尽快想出一个应对之策,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赵秀才沉吟片刻,说道:“依我看,我们现在最重要的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将识字运动的影响力扩大到最大。”

周铁嘴也点了点头,说道:“赵先生说得对,我们应该利用我们自身的优势,将《百家册》传播得更广,让更多的人了解真相。”

陈皓听着众人的意见,心中渐渐有了一个计划。

他缓缓说道:“诸位,我有一个想法,我想动所有识字者,每日书写一条真实记录,投入指定地点,由专人收集后制成‘万言墙’——不贴衙门,而围于县学之外。”

“万言墙?好主意!”

柳三针眼睛一亮,说道:“这样一来,既可以表达我们的诉求,又可以避免与官府正面冲突。”

“妙啊!”

赵秀才也赞叹道:“此举可谓是‘字纸围城’,既能引起轰动,又能让县学那些迂腐的学究们哑口无言。”

“好,就这么定了!”

陈皓拍板道:“我们立刻分头行动,将这个计划告诉所有识字者,让他们积极参与进来。”

第一日,三百张写满字迹的纸张,覆满了县学的围墙,如同一层薄薄的白雪。

第五日,层层叠叠的纸张,已经如同雪崩一般,堆积在围墙之外,形成了一堵厚厚的“万言墙”

县学教谕率领着一众生员,气势汹汹地来到围墙前,想要将这些纸张撕毁。

然而,当他们拿起一张纸,仔细阅读时,却现许多内容都出自《论语》《孟子》等经典书籍的句式。

驳之,则悖经典;忍之,则损威严。

县学教谕顿时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脸色涨成了猪肝色。

深夜,皓记酒馆早已打烊,四周一片寂静。

老汉拄着拐杖,缓缓地走到酒馆门口,轻轻地敲了敲门。

他的脸上布满了皱纹,眼神中却闪烁着一丝不安。

“谁啊?”

从门缝里传来柱子警惕的声音。

“是我,老汉。”

吱呀一声,木门缓缓打开,柱子探出头来,看到是老汉,连忙将他迎了进去。

“老人家,这么晚了,您怎么来了?”

柱子疑惑地问道。

老汉叹了口气,说道:“我有件事,要告诉陈掌柜……”

老汉颤巍巍地走进皓记酒馆,昏黄的灯光在他饱经风霜的脸上投下斑驳的影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