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章 生而不隶书则立名(3 / 3)
,不用担心。
李芊芊心中一喜,立刻将这种方法传授给了村里的织布妇人。
她让织布妇人们以不同的针法,在布匹上记录每月粮价、布匹损耗等重要信息。
数日之后,张大户家的一个家仆抱来一件破损的衣裳,请求村里的织布妇人帮忙缝补。
那村妇一边缝补着衣裳,一边漫不经心地念叨着:“上月米涨三文,东仓虚报五斗……”
那家仆闻言,脸色骤变,连夜赶回家中,将此事禀告给了张大户。
张大户听了之后,勃然大怒,斥责那家仆“疯言疯语”
。
他根本不相信,一个村妇竟然能够知道粮仓的秘密。
殊不知,此时此刻,整个县城的针线活儿,都已经悄然变成了一个个秘密的账本。
村子里,老汉召集了村民们,准备召开一次议事会议。
“乡亲们,今天我召集大家来,是想跟大家商量一件事情。”
老汉拄着拐杖,颤巍巍地说道,“我想把咱们祖传的族谱重新修缮一遍。”
村民们听了,都有些不解。
“老族长,咱们的族谱不是一直都在吗?为什么要重新修缮啊?”
老汉叹了口气,说道:“以前咱们不识字,咱们姓啥名谁,过去都靠嘴说,官府一笔勾销就没了。
现在好了,咱们的孩子们都学会写字了,咱们也该把自己的名字刻在石头里,让子孙后代都记住咱们。”
村民们听了老汉的话,都觉得很有道理。
当晚,全村老少都提着灯笼,带着笔墨纸砚,聚集到了祠堂外面。
他们在祠堂外的青石板上,逐个写下了自己的姓名。
每一个字,都饱含着对祖先的敬意,对未来的期盼。
陈皓也来到了现场,他亲手执笔,蘸饱朱砂,为块石碑题写了八个大字:“生而不隶,书则立名。”
这八个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代表着陈皓对村民们的期望,也代表着他对这个时代的呐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