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章 不惜砍断自己手指的女人(2 / 3)
深陷其中,寸步难行。
“陈掌柜,不好了!
前面山路塌方了!”
小李子的声音从前方传来,带着一丝焦急。
陈皓掀开车帘,只见前方山路被泥石流冲毁,形成一道巨大的鸿沟,根本无法通行。
“绕道,走旧驿道。”
陈皓当机立断。
旧驿道年久失修,路况更加糟糕,坑坑洼洼,颠簸得厉害。
马车在泥泞中艰难地行进着,仿佛一艘在暴风雨中飘摇的小船。
夜幕降临,雨势丝毫没有减弱的迹象。
陈皓一行人来到一座荒村,找到了一间破庙,暂时栖身。
破庙里阴暗潮湿,蛛网遍布,散着一股霉味。
陈皓点燃一堆篝火,驱散寒意。
李芊芊拿出干粮和水,分给大家充饥。
就在这时,一个浑身泥泞的身影出现在庙门口。
“陈掌柜……”
是赵九渊。
他气喘吁吁,脸色苍白,耳后还有一道血痕,显然是受了伤。
“九渊叔,你怎么来了?生了什么事?”
陈皓连忙上前扶住他。
赵九渊顾不上休息,压低声音说道:“陈掌柜,出事了。
张大户已经派快马先一步赶到省城,用重金贿赂了巡抚幕僚吴慎斋,还伪造了咱们共济体系‘聚众谋乱’的画影图形,张贴在省城的大街小巷。”
“更糟糕的是,朝廷派来巡查的御史,原本应该在江南一带,现在竟然被调走了,新任的御史还没到任,咱们现在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啊!”
陈皓听完,脸色变得凝重起来。
他走到篝火旁,从怀中取出一本账册,正是从万宅抄出的那本。
他翻到其中一页,上面记录着张大户每年向京城某“侍郎府”
进贡的棉缎数量,足足有八百匹,旁边还批注着:“春丝秋帛,岁岁无缺。”
陈皓轻抚着纸角,嘴角露出一丝苦笑。
“原来如此,他们的布,早就织进了那些达官贵人的官袍里了啊。”
第二天,陈皓一行人终于抵达了省城。
省城比南岭县繁华得多,街道宽阔,店铺林立,人流如织。
然而,陈皓并没有被眼前的繁华景象所迷惑
陈皓并没有急着去衙门递状,而是吩咐小李子换上一身粗布衣裳,扮作贩米客商,到城南的茶楼里散布消息。
“南岭的织娘们拆机卖梭了,你们知道吗?听说是因为她们不愿意织‘奴布’,宁可饿死,也不给那些黑心商人卖命!”
小李子口齿伶俐,绘声绘色地将南岭织娘的遭遇讲给茶楼里的客人听。
与此同时,陈皓又请柳三针联络了城中各大医馆的女使,将朱七姑的血坛暂时寄存在一家药堂的冰窖里,并且放出风声:“有妇人为了表明心志,不愿为奴,不惜以指立誓!”
消息像风一样,迅在省城的大街小巷传开。
市井百姓议论纷纷,对南岭织娘的遭遇表示同情和愤慨,甚至连书院里的学子也为之震动。
周文远是布政司的一名小书吏,寒门出身,为人正直清廉,一直对民间的疾苦深感同情。
他听到消息后,立即赶到药堂私访,亲眼看到了坛中盛放的残纸和血书,当场落泪。
回到衙门后,周文远连夜奋笔疾书,将南岭织娘的冤情记录下来,誊录成一份《南岭织冤录》,并且匿名投递到各司道衙门。
第二天清晨,陈皓带着血坛和账册,来到布政司衙门,准备递状。
然而,他却被拦在了仪门之外。
“大胆刁民,这里是衙门重地,岂容你随意闯入!”
衙役们手持棍棒,凶神恶煞地喝斥着。
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