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竹叶传声暗流初动(2 / 3)

加入书签

上用炭笔写下的“周保长可信否?”

五个字,陷入了沉思。

他没有立刻回复,而是唤来柱子,吩咐道:“柱子,把去年腊月,各村送来的谢礼清单拿来。”

柱子不明所以,但还是依言取来了清单。

陈皓仔细地翻阅着,当他看到南塘村所赠的山薯数量时,眉头微微一皱——远南塘村的正常产量。

“有点意思……”

陈皓喃喃自语道。

沉吟片刻,他吩咐柱子:“你去准备三筐新米,要上好的新米,匿名送到南塘村的孤寡户,每一家都送到,另外,附上一张字条,就写‘去年红薯甜,今岁米香浓’。”

柱子更加疑惑了:“掌柜的,咱们这是要做甚?”

陈皓神秘一笑:“不必多问,照做就是。”

这并非答复小李子的疑问,而是一次试探。

几日后,王老板风尘仆仆地赶到了皓记酒馆,一进门就抱怨道:“陈兄,你可真是害苦我了!

最近三河口的巡夜司,简直疯了,见人就查,说是要搜查‘煽乱文书’,只要带有‘民议’二字的,统统扣押!

小李子要是带着那些册子硬闯,恐怕要吃大亏!”

陈皓闻言,却笑而不语,只是淡淡地说道:“王兄不必担心,我自有安排。”

当晚,皓记酒馆张灯结彩,热闹非凡。

陈皓邀请了村里的老汉们,唱起了古老的傩戏,酬谢神灵。

鼓点声声,震耳欲聋。

在激烈的鼓点声中,夹杂着七声短促而隐秘的响声——那是当年联络抗税农户的暗号。

次日清晨,十二名农妇挎着篮子,缓缓走出城门。

她们篮子里装着新鲜的蔬菜瓜果,看起来与普通的农妇并无二致。

然而,在篮子的底部,却隐藏着一层夹层,里面藏着精心誊抄的《民议台记事册》副本。

她们将这些副本,悄悄地散入各个镇上的茶肆酒楼,让民意的种子,在更加广阔的土地上生根芽。

与此同时,南塘村里,周阿贵望着送上门的三筐新米,以及那张简短的字条,若有所思。

“去年红薯甜,今岁米香浓……陈掌柜这是在告诉我,他明白我的心意啊!”

周阿贵喃喃自语道。

他终于下定了决心。

当天晚上,南塘村的祠堂里,燃起了熊熊的篝火。

周阿贵站在高台上,神情严肃地对着村民们说道:“乡亲们,最近不太平,上面要咱们清查逆党,谁家要是有甚不干净的东西,都拿出来烧了!”

村民们面面相觑,不知道周阿贵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周阿贵见状,语气一转,变得慷慨激昂:“但是,咱们也不能冤枉了好人!

为了防止有人借机生事,咱们今天就来一次‘民议’,大家把自己想说的话,都写在纸上,然后烧给祖宗,让祖宗们保佑咱们!”

说着,他拿出了一叠空白的票单,分给村民们。

“大家放心,这票单上不用写名字,想写什么就写什么,畅所欲言!”

村民们半信半疑地接过票单,开始在上面写下自己的心声。

有人写道:“盼着巡更老爷们别再三天两头地来索要钱财,咱们老百姓挣点钱不容易啊!”

有人写道:“希望村里的水渠能早点修好,不然地都旱死了!”

写完之后,村民们将票单叠好,依次走到篝火前,将票单投入火中。

周阿贵站在一旁,看着一张张票单化为灰烬,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他将灰烬收集起来,混入供奉祖宗的酒中,然后举起酒杯,对着祠堂里的祖宗牌位,庄严地说道:“列祖列宗在上,我周阿贵今日在此立誓,若官府不容许百姓出自己的声音,那我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