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真是好算计(2 / 3)
两个黑眼圈,将《民脉图》交到了陈皓的手中。
“掌柜的,你看!”
她指着图上的一个个名字,激动地说道,“他们不是来还坛的,是来认家门的!”
陈皓接过《民脉图》,仔细地端详着,他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将图收了起来。
与此同时,徐怀恩也正式走马上任,成为了江南道的巡察使。
他上任后的第一道政令,便是废除了之前那个臭名昭着的“违建揭瓦”
的旧例。
他责令府衙,必须在三日之内,将张大叔等一百户受害人家的屋顶修缮完毕。
然而,事情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顺利。
一连两天过去了,工料却迟迟不到位,那些被拆掉屋顶的百姓,只能眼巴巴地望着天空,忍受着风吹日晒。
徐怀恩大怒,派人前去调查,这才现,原来是万记酒坊的旧党残余,依旧把持着城中的工坊。
他们故意拖延,想要给徐怀恩一个下马威。
陈皓得知此事后,并没有表现出过多的愤怒。
他只是微微一笑,然后找到了王老板,请他出面召集西城的十二家酒坊的坊主。
“诸位,万记倒台了,西城不能一日无主啊!”
陈皓开门见山地说道,“如今百姓受难,咱们也不能袖手旁观。
不如这样,我们十二家酒坊,共同出资,为百姓修缮房屋,也算是为西城做一件好事。”
“掌柜的,这主意不错!”
王老板第一个站出来表示支持,“只是,这修房子的钱,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啊!”
“钱的事情,好说。”
陈皓神秘一笑,“我们十二家酒坊,每家捐出五石米,作为修缮房屋的工料。
然后,我们再行一种‘修屋凭证’,百姓可以用凭证在秋收后抵扣酒税。”
众人听了,顿时恍然大悟。
这陈皓,真是好算计!
这样一来,既解决了修缮房屋的资金问题,又能够拉拢人心,真是一举两得。
百姓们得知消息后,无不欢欣鼓舞。
他们原本对官府已经失去了信心,如今看到民间力量率先行动起来,顿时看到了希望。
一时间,西城百姓纷纷响应,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短短三天之内,瓦木齐备,村村都开始了热火朝天的修缮工作。
与此同时,薛烈也奉命清查万记酒坊的余党。
他现,万记酒坊的护院,大多都是城中的贫苦子弟,他们为了能够吃饱饭,才会被万老爷以“包吃住、月银二两”
的条件诱惑进来。
薛烈本想从轻落,但又担心朝廷会责怪他徇私舞弊,一时间左右为难。
陈皓得知此事后,主动邀请薛烈夜饮。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陈皓并没有谈及案情,而是拿出了一份《护院名录》。
这份名录,详细地记录了每一位护院的姓名、年龄、籍贯、家庭情况、生计来源等信息。
甚至连他们在村中的亲属,都标注得一清二楚。
“薛大人,这些人,不是恶奴,是饿汉啊!”
陈皓指着名录上的一个个名字,叹息着说道,“他们也是为了活命,才会走上这条路。
如果你把他们全都关起来,他们家里的三十多口人,就得跟着一起挨饿。”
薛烈听了,沉默不语。
他仔细地翻看着名录,看到那些贫苦百姓的名字,心中百感交集。
第二天,薛烈上书朝廷,奏请“拆帮不拆家”
。
他建议,凡是主动交出万记酒坊的密信,并且愿意改过自新的护院,可以免除牢狱之灾,但必须罚役修桥三个月。
同时,他们的亲属,可以进入官办的粥棚做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