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这个郎中绝对有问题(2 / 3)
站在门口,望着狗蛋消失的方向,心中感慨万千。
他拿起玉米饼子,咬了一口,粗糙的口感中带着一丝甜味,温暖着他的胃,也温暖着他的心。
而就在此时,城外,数匹快马正冒着风雪,向着京城的方向疾驰而去。
凛冽的夜风裹挟着雪花,像无数冰冷的刀片刮在脸上。
陈皓紧了紧身上的蓑衣,并未回城,而是沿着结了薄冰的溪流,深一脚浅一脚地向山里走去。
他知道,今夜无眠。
绕过几处嶙峋怪石,一个隐蔽的山岗出现在眼前。
山岗半腰处,一个黑黢黢的石洞,像一头蛰伏的野兽张开的巨口。
陈皓熟练地拨开洞口遮掩的枯枝,闪身钻了进去。
石洞内,老更夫赵九渊正盘腿坐在地上,身旁一堆燃尽的篝火,只剩下几点微弱的红光,忽明忽暗地照亮着他饱经风霜的脸。
赵九渊见到陈皓,浑浊的眼神里闪过一丝光亮,却并未起身,只是用沙哑的声音说道:“你来了。”
陈皓点点头,没有多余的寒暄。
他走到洞壁旁,借着火光仔细端详。
洞壁上密密麻麻地刻满了各种古怪的符号,歪歪扭扭,像是孩童的涂鸦,又像是某种神秘的咒语。
这些,都是近三年来,赵九渊每夜听到的异常更声的记录。
“老人家,辛苦你了。”
陈皓轻声说道,语气里带着一丝敬佩。
赵九渊摇了摇头,从怀中掏出一个用油布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卷轴,递给陈皓。
“这是我能做的最后一件事了。”
陈皓接过卷轴,小心翼翼地展开。
油布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字,竟然是城防巡更的“暗令口诀本”
。
这是巡夜司衙的机密,只有资历最老的更夫才有资格接触。
赵九渊年轻时曾是巡夜司衙里最优秀的更夫,巡夜三十年,对城中大街小巷了如指掌。
三年前,他因为年老体衰,被巡夜司衙找了个由头逐出,但他临走前,却偷偷藏下了这一页“暗令口诀本”
。
陈皓对照着口诀本,再结合此前更楼传出的假更声节奏,脸色渐渐凝重起来。
他现,每次有密报飞出城的前夜,更声都会出现细微的错误,节奏上慢了三拍。
更令人心惊的是,每次出错的方式都完全一致,显然是有人在刻意模仿,但又不敢完全改动,生怕引起别人的注意。
“他们不怕百姓听不见更,只怕有人听得懂。”
陈皓喃喃自语,声音低沉而冰冷。
与此同时,知府衙门,密室之中。
徐怀恩正襟危坐,面前跪着的是已经吓得魂不附体的师爷。
经过连夜审讯,师爷终于交代了所有的事情,包括他如何被王府收买,如何传递消息,如何陷害忠良。
“赵七……王府杂役……每月初七……”
徐怀恩的眉头紧锁,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打着。
师爷供述,每次王府有重要的消息要传递出去,都会安排一个名叫“赵七”
的杂役出府,而赵七每次出府时,所乘坐的马车都会登记为“采药专驿”
。
“采药专驿?好一个采药专驿!”
徐怀恩冷笑一声,眼神里充满了愤怒。
他知道,所谓的“采药”
,不过是一个幌子而已。
徐怀恩立刻命令薛烈,秘密调取三清观的香客簿。
他隐隐觉得,这个三清观,一定和王府有着某种不可告人的联系。
薛烈领命而去,很快就带回了三清观的香客簿。
徐怀恩仔细翻阅着香客簿,终于在几年前的记录中现了一条线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