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5 章 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2 / 3)
李仕山将自己的计划和盘托出后,室内陷入短暂的寂静,只有窗外隐约传来的城市夜鸣。
古长信的手指在红木椅的扶手上轻轻敲击了几下,眼中闪过一丝了然与赞许的光芒。
他微微颔首,缓缓开口,声音悠远,“先声夺人,积‘势’而后动。”
“仕山,你这一手,颇有《战国策》中‘冯谖为孟尝君市义’的遗风啊。”
古长信看到典藏面露疑惑,便进一步解释道:“冯谖为孟尝君焚券市义,看似损了眼前钱财,实则赢得了薛地民心,为孟尝君积攒了未来安身立命的根本。”
“李仕山这个策略与这个故事有异曲同工之妙。”
李仕山脸上立刻浮现出恰到好处的敬佩,语气真诚地说道:“先生学贯古今,洞若观火。我这点小心思,在您面前真是无所遁形。原来您对《战国策》如此精通!”
这句马屁拍得不着痕迹,古长信显然很是受用。
他脸上笑容更盛了几分,摆摆手道:“不过是多读了几本书,多经历了一些事罢了。刚好还有时间,谈谈你对《资治通鉴》……”
一时间,古长信与李仕山相谈甚欢。
从三家分晋到贞观之治,从权谋平衡到人心向背,引经据典,侃侃而谈。
李仕山虽然年轻,但凭借着对《资治通鉴》的熟稔和对时局的见解,竟也能跟上古长信的思路,不时提出一些精辟的见解。
这可苦了一旁的典藏。
他端着自己的茶杯,坐在那里,几次想插话,却发现根本找不到切入点。
那些遥远的历史人物和事件,虽然有些是听说过,但是却只知道个大概。
看着谈笑风生的两人,典藏感觉自己像个彻头彻尾的局外人。
一种前所未有的尴尬和憋闷感涌上心头。
典藏只能不停地喝茶,掩饰自己的不自在,心里却已经暗暗发狠。
“回去就把那本《资治通鉴》和《战国策》找出来!我就不信了,还能被李仕山这个高中毕业的小子在文化课上给比下去!”
古长信与李仕山聊了一会儿,目光扫过一旁闷头喝茶、脸色有些悻悻的典藏,心中了然。
他端起自己面前那杯色泽橙红透亮的大红袍,轻轻啜饮一口,语重心长继续点拨起典藏来。
“小典,看到了吗?这就是多看古籍,涵养智慧的好处。它能让人眼光放得更长远,思维更具层次。”
“仕山能想出如此环环相扣的计策,并非偶然。这种思维模式,就像这茶道一般,”
他示意了一下还在泡茶的李仕山,“看似平和,实则每一步都暗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