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 同舟者,共济沧海(2 / 4)

加入书签

未干。可他明明记得睡前已锁进抽屉。更诡异的是,单子右下角多了一行小字,用褪色的蓝墨水写成,字迹如蛛网般纤细颤抖:

“降薪者,永堕伏尔加河底。”

伊万猛地后退,撞翻了椅子。月光下,他看见一个影子从文件柜后缓缓浮现。那人穿着二十年前的深绿制服,肩章锈成暗褐色,脸像融化的蜡——半边是活人的肉色,半边是河泥覆盖的青灰。空洞的眼窝里没有眼球,只有两点幽绿的磷火,像伏尔加河深夜的渔火。幽灵的嘴唇开合,没有声音,但伊万脑中直接炸开嘶哑的俄语:

“你……看见了……日丹诺夫……”

伊万跌跌撞撞逃回卧室,用身体死死抵住门。柳芭在睡梦中翻了个身,喃喃着“面包……索菲亚……”。他浑身发抖,想起财政局档案里的旧闻:尼古拉·阿列克谢耶维奇·日丹诺夫,1998年金融危机时的财政副部长,因坚持“公务员薪资神圣不可侵犯”被罢免,次日从喀山伏尔加河大桥跳下。报纸只潦草登了句“意外落水”。

第二天,财政局办公室弥漫着诡异的沉默。德米特里没来上班。伊万从茶水间偷听到消息:胖子昨晚回家路上滑倒在结冰的台阶,摔断了三根肋骨。“真倒霉,”一个女同事压低声音,“听说他偷偷和领导提过——现在经济这么糟,公务员绩效该砍一砍……” 她做了个抹脖子的动作。伊万的心沉下去。他鬼使神差地溜进德米特里的办公室。桌上摊着未写完的报告,墨水瓶打翻了,洇湿的纸页上赫然印着那行幽绿小字:

“降薪者,永堕伏尔加河底。”

而德米特里抽屉里的私人账本摊开着:上月工资两万八,但“红星”面包店的赊账条竟有十七张,最新一张写着“欠款:3120卢布”。伊万突然明白了——公务员的工资单是铁打的,可面包不会因此变便宜。当整个国家在通胀的冰面上滑向深渊,只有公务员的脚底被钉住了钉子。

当晚,伊万在伏尔加河畔的旧书摊淘到一本1998年的《喀山晚报》合订本。泛黄的纸页间,日丹诺夫的照片像块发霉的奶酪:瘦削的脸,镜片后是狂热的眼神。报道标题触目惊心:《日丹诺夫宣言:公务员薪资乃国本,降薪即叛国!》。内文引述他的话:“普通民众收入波动属市场调节,但公务员代表国家尊严!财政拨款即人民血汗——而人民是谁?正是我们公务员!” 伊万合上报纸时,指尖沾了层灰绿色的霉斑。他抬头,暮色中的伏尔加河上,一个穿绿制服的身影正站在桥栏上,朝他缓缓招手。

财政局的诡异开始蔓延。伊万发现,公务员的工资单有了“生命”:被撕碎会自动拼合;被火烧焦的边角会蠕动复原;甚至有人试图用碎纸机销毁旧单,结果机器吐出的纸屑拼成完整的数字。更可怕的是“隔离区”的出现——以财政局为中心,半径五百米内物价冻结在三年前:面包35卢布,牛奶28卢布。但跨出这个圈,价格立刻翻倍。市民们像朝圣般挤在边界线排队,财政局围墙外堆满烂菜叶和哭闹的孩子。一个穿破大衣的老妇人攥着空粮袋对伊万哭喊:“同志!我孙子高烧三天了,可医院说药价涨了五倍……你们公务员能买便宜药,行行好分我一粒吧!” 伊万想递出自己配额内的退烧药,却被同事一把拉回:“别犯傻!日丹诺夫的诅咒会传染!”

他开始失眠。每夜,日丹诺夫的幽灵准时现身。它不再无声,而是用伏尔加河底的淤泥声絮叨:“……财政拨款……纳税人的血汗……纳税人是谁?是我们!……共同富裕?哈!先富带后富?后富的该给先富的交税!……” 幽灵的绿火眼窝里,映出喀山城的幻象:公务员区灯火通明,孩子们在结冰的广场滑冰;而区外,失业工人点燃轮胎取暖,火光中他们的影子扭曲如鬼魅。伊万在幻象里看见索菲亚——女儿站在下诺夫哥罗德大学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