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六章 方田均税(1 / 4)

加入书签

    查抄太后外戚向秉意府邸,再次引发了汴京朝野地震。

    向秉意的罪名很多,冰井务只是随便一审,就审出了许多大小案件。

    权贵外戚这种人,属于“幸进”这一类。

    他们大多没有经历寒窗苦读,没有经历官场沉浮,也不懂什么家国大义的道理,他们不过是一群攀龙附凤的亲戚而已。

    用“德不配位”来形容这类人,再合适不过。

    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他们唯一清楚的,是自己高贵的身份,他们知道用这种身份行事几乎等于百无禁忌,外戚这类人平日行事大多猖狂跋扈,根本不会掩饰,反正地方官府也不敢查,查到了也不敢办。

    这种人基本是没有什么抗风险能力的,平日朝廷不查则罢,一旦他们攀附的龙凤失势了,犯事了,外戚们一个都跑不了,全都打回原形。

    所以只要朝廷想查他们,这种人的罪名和罪证一查一个准,几乎不用费任何力气,也不需要凭空炮制什么铁证,仅凭皇城司搜集到的真实罪证,就足够他们掉十次脑袋了。

    圈占田地,逼百姓家破人亡,强抢民女,垄断行市,再加上私藏兵器甲胄,妄敢抗法拒捕……

    仅凭这些罪名,向秉意就活不了。

    当然,被查抄府邸的不仅是向秉意,还有向太后的另一位族叔。

    这位族叔倒是没敢让护院穿戴甲胄,但当殿前司将士登门时,护院家丁也拿出了兵器妄图拒捕。

    结果没有任何悬念,这位族叔也被拿下,然后家产土地被查抄。

    一日之内,监察府领着殿前司将士,一连拿问了两位外戚,消息很快传了出去。

    首先感到震惊的不是别人,正是向太后的娘家外戚。

    他们被吓得魂不附体,这时他们终于明白,为何向太后苦口婆心劝他们交出田产了。

    两位拒不上交田产的族叔,俨然已成了典型的反面教材,二人的下场显而易见,多半是活不了了。

    对于这个结果,向太后事前就郑重警告过,可惜两位族叔根本听不进去。

    他们披着尊贵外戚的长衫,死活不肯脱下,更看不清如今的形势。

    一朝天子一朝臣,这个道理若还不明白,出事是迟早的。

    两名外戚被查抄拿问后,朝臣们震惊地窃窃议论,许多人更是心如死灰。

    看这架势,官家是不可能改变主意了,而且大家看到的官家的态度,已经越来越坚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