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章 山雨欲来(3 / 4)

加入书签

场,本就是一张巨大的网,官员们都是网上的一根线。

    此时的陈州知州曾叔礼坐在桌案后的主位上,表情颇为复杂。

    有担忧,也有轻视,还有几分连他自己都说不清道不明的沉重。

    而屋子里的其他几位官员,皆是陈州的主官,有辖下的知县,也有州衙的推官,州提刑司,提举司官员等。

    能让这些官员齐聚一堂的原因,自然是来自汴京的消息。

    这个消息对他们来说,不是好事。

    监察府牵头,皇城司出动,实在有些诡异,隐隐间似乎将要发生什么大事。

    而陈州这些官员此刻的心情都有些惴惴不安,因为他们心虚。

    自己干过什么事,自己当然最清楚。

    陈州这些年的吏治,可以说很坏。

    而这种很坏的吏治,其实并非从曾叔礼这一任开始的,事实上,早在当年王安石变法,朝廷新旧两党互相攻讦争斗开始,陈州的吏治便乌烟瘴气了。

    对地方官员来说,新政也好,旧法也好,无论朝廷推行什么,废除什么,地方官员都无所谓。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无论推行新政还是旧法,地方官员都能准确地找到政策里的漏洞,或者索性假传政令,故意歪曲条款,巧立各种名目,将新政或是旧法推行下去。

    而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搞钱。

    如果搞不到钱,那就收地。

    田产当然不能落在官员的名下,于是他们便与本地势力强大的宗族或地主合作,各种巧立名目的苛税也好,农户还不起官服的高利贷被迫卖出的田地也好,都成了输送给官员和地主们源源不断的利益。

    这是一条庞大且周密的利益链条,官员到士商,再到他们的靠山后台,这些人像一条条贪婪邪恶的吸血虫,趴在百姓的身上疯狂地吸血,直到百姓的血被吸干他们便转向下一个目标。

    恶事做多了会不会有报应,在座的官员们不一定相信。

    但新即位的官家设立监察府,对地方官员来说,绝不是什么好兆头。

    比如今日,监察府和皇城司突然有了动作,这在以前是非常罕见的。

    此刻陈州一众官员齐聚,为的便是商议此事。

    没人知道监察府和皇城司要干什么,但地方上不能没有防备。

    万一监察府官员突然来了,州衙必须做到账目清晰,数据精准,每条每款对得上账,如此才能驶得万年船。

   &nbs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