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1章 风暴聚形(2 / 4)

加入书签

bsp;  同行的还有一名监察府的文吏,是个中年男子。

    刘泽宁把文吏叫来,沉声问道:「虞城县治平村,官府造册的土地有多少亩?分别属于哪几家地主?」

    文吏取来一摞帐册翻开,仔细查阅半晌,方才缓缓道:「虞城县治平村,县衙造册的土地共计一千四百四十二亩,属于耕种土地比较缺少的下村。」

    「根据县衙造册记载,一千四百多亩土地,其中大部分是普通农民耕种,只有六百来亩土地分别属于三位地主,他们的姓名……」

    话没说完,已被刘泽宁打断:「地主的姓名不重要,我想知道的是,这个村子真的只有一千四百亩土地?」

    文吏不知答案,只好摇头。

    旁边一直听着他们谈话的老农赫然瞪大了眼,震惊地道:「啥?咱治平村只有一千四百亩土地?这……」

    刘泽宁含笑道:「老丈觉得这个村子实际上有多少土地?」

    老农震惊半晌,才叹气道:「也不知是哪个杀才造的册,记得犹在英宗年间,数十年以前,本村就有四千多亩地,是虞城县的上村,如今咋就只剩了一千多亩了?」

    刘泽宁顿时明白了什麽,脸上的笑意渐冷。

    四千多亩土地,数十年后变成了一千多亩,哪里出了问题?

    当然是本地官府和地主出了问题。

    王安石变法后,曾经清查过京畿五州的土地,当时查出各地隐瞒的土地田亩数就高达两百多万顷。

    为何要隐瞒土地田亩数?

    因为只有隐瞒了,地主才能少交税,土地所产全归自己,当然,本地的县衙甚至是更上一级的知州知府官员,每年也要打点一番。

    靠着辖下隐瞒的土地亩数,就能让地方上的官员地主吃个脑满肠肥,谁还在乎朝廷发的那点俸禄,都不够塞牙缝的。

    这就是典型的官商地主勾结的现象,吃撑了官员地主,饿死了普通百姓。

    这也是官家为何强硬坚持推行方田均税法的原因。

    遗憾的是,朝廷颁行的方田均税法,显然没有落实到位,村子的老农根本不知道这回事,而村里的地主仍然在安享着他的骄奢淫逸,岁月静好。

    该知道的情况,基本已经了解,但还不够。

    接下来刘泽宁还要继续自己的行程,他要暗访许多村庄,要对应天府辖下的各州各县各村的土地情况有个大概的了解,搜集许多证据。

    尽管如今的一切仍是风平浪静,但刘泽宁很清楚,过不了多久,整个应天府官场,将会发生一场规模极大的地震。

    风暴,已在应天府的上空聚集成形。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