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不如归去(2 / 4)
这个年代古人的节操还是比较高尚的,苏轼不疑有他,忍不住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怪错人了。
莫非真不是他?
所以说,人与人之间还是缺乏了解的过程,苏轼若知道赵孝骞的节操跟贞操一样早已消散如烟,恐怕就不会如此天真地自问自省了。
人家都拿亲爹不举发誓了,苏轼倒也不好再怀疑,只好将此事列为毕生悬案,无从追究。
愤怒的表情渐渐隐去,苏轼的脸上露出感激之色。
起身朝赵孝骞长揖到地,久久不起。
赵孝骞急忙双手扶起他:「子瞻先生何故如此,折煞莪也。」
苏轼叹道:「老夫一生不欠恩德,没想到花甲之年竟欠了你天大的恩情,此生已不知如何报还。」
「一点小事,子瞻先生莫放心上,我做事只凭本心,算不得施恩于你。」
苏轼摇头:「事情的经过老夫已知道了,子安为了老夫,不惜动用皇城司,
不惜上殿与群臣舌辩,不惜得罪宰相章怀,老夫残年将死之身,竟承尔大恩如斯,实在是寝食难安。」
赵孝骞笑道:「子先生若真觉得过意不去,就把你当年所有的文章诗词都誉抄一遍给我,字迹工整飘逸一点,主要是落款的名字印鉴更要端正易辨-——」
苏轼不解道:「子安要这些做什麽?」
「你别管,我有大用,对了,还有当今的苏门六学士,黄庭坚,秦观,陈师道等六人,也劳烦子瞻先生把他们的墨宝弄来,多多益善。」
苏轼愈发困惑,想了很久都没想通赵孝骞的目的,只好苦笑道:「子安真是个怪人—.」
赵孝骞神秘一笑。
怪人吗?
就凭这些牛逼人物的亲笔字画作品,一千年以后,他的牌位一定会摆在祠堂的C位上,每年每日香火供奉不断。
莫看只是一些字画,它们的价值至少是亿万以上,他给子孙后代留下如此珍贵的遗产,坐祠堂C位当仁不让。
「大恩不言谢,今后子安若有求,老夫必豁命相报,不计是非善恶。」苏轼神情很郑重地道。
赵孝骞摇摇头,事情做了,但他不喜欢谈什麽报答,毕竟苏轼是偶像,帮帮偶像的忙只是顺手为之。
朋友之间若掺杂了这些东西,友情未免有些变质了。
「不谈这个,子瞻先生的危机算是过去了,但你的官职恐已僵持下来,毕竟事情闹得有点大,没人敢在这个时候安排你接下来的官职,子瞻先生有何想法?」
苏轼叹了口气,颓然道:「老夫已看透了庙堂人心,今生-———」-便是如此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