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边境军情(1 / 3)

加入书签

    第301章边境军情

    御史台,刑部,大理寺。

    戏文里着名的三司会审,指的就是这三司。

    案子一旦同时惊动了三司,就说明它小不了,而且涉案的人员绝对不止一两个,而是一大批。

    历史上一些有名的大案巨案,大到连正史都不得不提几笔,通常都是三司会审后定下的结果。

    这一次大宋的三司会审的荣誉,莫名其妙扣到苏轼的头上。

    也算是一种另类的青史留名了。

    皇城司官署。

    赵孝骞正襟危坐,神情凝重地盯着手里的一封密信。

    密信是皇城司驻真定府的勾当公事甄庆派人紧急送来的。

    皇城司的编制里,共计三名勾当公事,赵孝骞和魏节是其二,还有一个常年驻扎在宋辽边境的真定府,主要职责是监视北方辽国的兵马和传递辽国朝堂情报。

    甄庆送来的密信里,说的事情有点严重,

    一个多月前,辽国折津府有兵马调动迹象,人数大约上万,正朝宋辽边境移动。

    驻扎边境的皇城司严密监视,发现辽国已有小股军队穿过了边境,进入大宋境内,并袭掠了两个村庄,杀大宋百姓数十,将村庄抢掠一空后迅速撤回辽国境内。

    辽国袭边,在渊之盟以前不算奇怪。

    但宋辽自从签下渊之盟后,宋辽边境已经很少发生袭边这种恶劣的事件了。

    渲渊之盟不管被当世后世如何诟病,不得不承认它其中有一项条款是具有积极意义的,那就是两国约定互不侵犯。

    这项条款给了天下一段长期的和平,两国也能在和平的环境里自我发展,自我强大。

    而这次辽国小股军队越境袭边,已然打破了宋辽边境和平的气氛,性质很恶劣。

    赵孝骞将密信仔细又看了两遍,确认没有错过重要信息后,缓缓将密信折好,塞入怀中。

    「天下又不得安宁了———.—」赵孝骞喃喃叹道。

    起身走出后堂,赵孝骞正打算进宫觐见赵煦,魏节却迎面匆匆赶来。

    「郡公,今日朝会散了,官家下旨,三司查缉苏轼谤君不法案。」

    赵孝骞一证,道:「官家为何下这道旨?」

    「朝会上,章站出来亲自参劾苏轼,官家躲都躲不过去,见不法而必究,

    官家没有理由反对。」

 &n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