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章 宋元明(2 / 5)

加入书签

放弃观看天幕的资格,再来骂我!

所以这项工作,政治正确,安全无比。

“不花”

是蒙古开国功臣者勒蔑之孙,早年以世勋子孙侍奉忽必烈于潜邸,曾任怯薛长,兼札鲁花赤。

中统初年甚至出任过中书右丞相,参与制度初创,是名副其实的勋旧老臣。

中统四年被罢相后,他便深居简出,修身养性。

此次风波太大,无人能真正躲开,这不是杀不杀一个僧人的问题,而是站队的选择。

于是不花干脆领了修墓的差事,远离大都这是非之地。

临行前,忽必烈特意召见,意味深长地提点道:“太史公司马迁,乃是程伯休父的后人,程伯休父又是重黎的后人。”

“重黎乃上古颛顼高阳氏后裔,在帝喾时担任火正。”

“重黎氏世序天地,而上古之时,游牧、农耕本为一体。”

“此次修缮陵墓,须得体现上古遗风,让太史公能享受先人古韵。”

话中深意,不花听得明白:要把这陵修得既与蒙古渊源暗合,又不能显得过于突兀,还要合乎礼仪,让人挑不出错处!

不花领命而去,回家薅掉了不少头。

终于灵光一现,他想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

他用青砖砌成蒙古包的大致形状,但外部精心雕刻八卦符与汉家祥瑞图腾,将两种风格巧妙融合。

看着即将竣工的陵墓,不花抚须感慨:“我果真是个天才!”

但端详良久,他总觉得还缺了点什么。

沉思片刻,他一拍大腿,豁然开朗:“汉人最爱读书科举,盼子孙登科及第!”

“来人啊,去找一棵枝分五杈的祥瑞之树,种在陵墓最高处,就取名——‘五子登科’!”

“哈哈!”

不花望着自己的杰作,志得意满,“我果然是个天才!”

~~~~~~

江南。

细雨朦胧,青石板路上泛着湿冷的光。

江南释教都总统、深陷朝堂风暴中心的妖僧杨琏真迦,已闭门谢客多日。

他闭门谢客,是因为怕。

怕那些激愤的汉人士子、怕那些身负家仇的遗民死士,会不惜一切代价取他性命。

但他更清楚,此刻绝不能逃。

闭门不出,既是一种姿态,更是一种自保。

他在告诉那些在朝堂上力保他的人,尤其是告诉忽必烈:我杨琏真迦,不会跑。

朝堂有人在保你,你跑了,就相当于背叛他们。

他更心知肚明,自己能嚣张到去掘宋陵、将皇帝头骨制成法器,背后若没有那位大汗的默许乃至纵容,借他一百个胆子也不敢。

自己若此刻仓皇出逃,无异于将所有的脏水和罪名都反扣回大汗头上,那才是真正的自寻死路。

届时,举国上下,无论胡汉,无论君臣,哪怕自己躲到天涯海角,都逃不过他们的追杀。

然而,这扇门,他不出也不行了。

忽必烈的新命令已到。

令他出面,迫使江南士绅交出精湛的造船技艺。

按理,他本可一纸请柬,将那些士绅“请”

来问话。

但那些老狐狸们,此刻个个嗅觉灵敏得像见了血的鲨鱼,又怎会轻易沾上他这身腥膻?

谁此时主动踏进他这府邸,便等同于公开站队,支持他杨琏真迦。

一旦他这艘船沉了,身后跟着的,全是陪葬品。

更何况,如今在朝堂上喊打喊杀最凶的,正是汉臣集团。

士绅们私下或许各有算盘,但在这种涉及族群权力格局的关键时刻,他们必须、也只能支持“自己人”

汉臣若借此扳倒杨琏真迦,便能从蒙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