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元与清(2 / 5)
李渊:“……”
你说的有道理。
李渊也不和李世民争辩,父子二人为了这件事,吵过许多次了。
至于李元吉,李渊更不想提。
小君将他丢弃,是陈善意偷偷抱回,秘密抚养。
小君:对妻子的亲密称呼。
却因劝了他两句,就被他一剑刺死。
大业十二年,他又将祈健留在河东,致祈健身亡。
祈健:李智云的小名。
欺压百姓,在大郎与二郎之间煽风点火,给二郎下毒。
桩桩件件,若非自己儿子,一个狗字都不足以形容他之恶。
——————
大明,洪武年间。
应天府。
“爹,您承诺过,不打俺的!”
见朱元璋在身后摸索,朱棣连忙闪至柱后,探出半个脑袋,喏喏道。
“咱也没说要打你呀!”
朱元璋不动声色的将棍子放入袖中。
“咱上次让你查查永乐年号,谁用过,你查到了吗?”
“张重华、方腊、张遇贤。”
朱棣从柱子后走出,行礼答道。
“知道就好,唉……”
老朱突然叹了口气,问道:“太宗庙号……”
朱棣赶忙近前,“爹,太宗咋了?”
“自太甲起,太宗可有一人是顺位继承、没出过一点乱子的?”
“大一统王朝的太宗,汉太宗刘恒,因诸吕之乱继位。”
“唐太宗李世民,玄武门之变。”
“元太宗窝阔台,即便有铁木真的遗命,也是闹出了乱子。”
“再到你的奉天靖难,可有一位太宗继位没出过乱子?”
“局部统一王朝的还有宋太宗赵光义,斧声烛影。”
“割据势力就更多了,孙休、司马昱、李雄、石寇觅、张茂、苻登、拓跋嗣、刘彧、耶律德光、段思良、李德明、完颜晟。”
“还有那先为高宗,又为太宗的萧纲、先为太宗,又为惠宗的王延钧。”
“太宗之位,就像是被人下了巫术一样。”
朱棣手放在下巴,细细思索。
爹说的挺有道理。
老朱见朱棣聚精会神的思考,袖袍稍一抖动,棍子就握在手中。
啪!
朱棣捂着屁股跳了起来,一脸无辜的看着老朱。
“洪武三十五年的事,您已经打过了,还打了好几次,怎么还不解气?”
“哼!
咱这一棍子打的是张允炆之事!”
“又不是俺说的,后人编的段子,关俺啥事?”
老朱将棍子放在桌上,“咱打不到后人。”
朱棣:……
永乐年间。
福建。
“无耻!
卑鄙!
不要脸!”
光头和尚骂了两句,收拾起行囊,准备寻个船家出海。
——————
【#同样是异族政权,为何厌恶清朝的比厌恶元朝的多?#】
【元代文人:“大元皇帝荒淫糜烂,祸国殃民!”
元朝皇帝:“知道了,记得交税就行。”
清代文人:“夺朱非正色,异种亦称王。”
清朝皇帝:“讽刺朝廷是吧,拖出去斩了!
什么?已经死了?那也不行,革其职,夺其名,扑其碑,毁其祠,碎其尸,满门抄斩!”
在元代,文人看朝廷不爽,喷朝廷两句,哪怕有人举报到皇帝面前,皇帝听到了也不在乎。
“诗人吟咏性情,不可诬以谤讪。
倘是谤讪,亦非堂堂天朝所不能容者。”
只要按时交税就行了,文人爱说啥说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