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李治 玉帝叫张百忍还和我有关系(2 / 4)

加入书签

是号令朱雀玄武之意,这可是神兽啊,他怎么敢的啊?”

终南山,自古便是隐修之地。

信佛的、信道的、信其他的、求仙的,总爱来这里隐居修行。

这一群人,别的或许不行,但论神仙之事、修仙理论,鲜有人比得上他们。

“玉皇大帝的名讳也敢用?”

唐朝时期的玉皇大帝,还只是六御之一,并没有后世那样崇高的地位。

在当时,六御之间是平等的,各管一摊子。

到了宋真宗时期。

就是那个泰山封禅的宋真宗。

儒家里的天地君亲师,指的是昊天,是历朝历代官方需要祭祀的天神。

宋真宗将昊天和道教的玉帝融合,称之为:昊天至尊玉上皇帝。

从宋真宗开始,二者才渐渐合二为一。

因为二者融合为一者,玉帝信仰在宋朝获得了空前绝后的展。

百姓不一定知道三清,但肯定知道玉帝。

甚至因为昊天和玉帝的融合,佛教也开始祭祀玉帝。

以前不祭祀,是因为他是道教的,即便祭祀,也要给他改头换面成为佛教的。

不止佛抄道的,道也抄佛的,就像百家争鸣的时候,别家的东西修修改改加入自己的理解,就是自家的。

所以很多时候,同样一个神仙,在道教、佛教都有,但名字不一样、形象不一样、管的不一样。

儒家也在其中掺了一脚。

夸人有个词:儒释道三通。

由于融合了数千年,你很难分得清楚某个神仙最早到底出自何处。

比如一个儒家官员,他公正廉洁、为民请命,死了之后,儒家会让他进孔庙陪祀,道教会说他成仙,佛教又会说他成佛、菩萨、罗汉。

民间还会为他修土地庙、城隍庙。

而土地庙和城隍庙,可以说是道教的,但严格来说,这是上古就流传下来的社神祭祀,逐步演变而来。

已经很难分得清了。

甚至藏传佛教都受了中原影响,有些面目可憎,看着特别吓人的木像,其实是中原佛教慈眉善目的罗汉、菩萨。

终南山的诸位修士,虽然不知道未来玉皇大帝和昊天上帝合二为一。

但这个时候的玉皇大帝好歹也是六御之一,后人居然敢取和他称号相同的名字,这胆子得有多大啊?

更别说这人还想过改周天紫薇大帝,这也是六御之一。

“甚至还有黄帝、武则天。”

“一位是上古圣王,一位是华夏唯一的女皇帝,这得是脑子进了水被烧开了,把脑子煮成浆糊,才能想出来的。”

虽然诸隐士仍然认为武则天当皇帝是牝鸡司晨、阴阳倒置。

但她毕竟是皇帝,看样子能当很久的皇帝,而且看天幕所言,后世各朝史书也认可她是皇帝。

与皇帝同名的名字,也敢取?

知道后世没有避讳的规矩,但这也太不避讳了吧。

名字和人的运势是相关的。

见过取贱名,图好养活的。

没见过取皇帝圣人名字的。

“所以他得癔症了。”

说话这人,穿的是僧袍,头上戴的是道巾,手中拿着的又是《孟子》,自号:三山。

旁边还有一穿儒袍,手上却拿着一本佛经的人,自号:青赤道人。

青赤向他行了个道家拱手礼,请教道:“所以兄长是认为他得罪了神灵,被神灵报复,所以得了癔症?”

三山起身,口念佛号,笑道:“贤弟此言差矣,若是神灵如此小气,与人何异?”

“俗语有言:宰相门前六品官。”

“俗语又言:阎王好躲,小鬼难缠。”

“道、佛两教皆有凡人成仙、死后成仙、鬼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