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焰麦初生,星尘为证(1 / 5)

加入书签

    184焰麦初生,星尘为证(第1/2页)

    晨光刺破火山星橙红色的天幕时,王玲是被过滤装置的低鸣唤醒的。她猛地坐起身,防护服的内衬还带着昨夜未散的暖意,手忙脚乱地抓过枕边的通讯器——屏幕上跳动的绿色数据让她瞬间松了口气:pH值稳定在5.2,硫化物浓度降至3.8mg/L,水流循环速率保持在每小时20升,一切参数都在预设的安全阈值内。

    “醒了?”慕容冷越的声音从登陆舱门口传来,他手里端着两杯温热的营养液,防护服的胸前还沾着未清理干净的火山灰,“我凌晨检查过装置,防护罩挡住了后半夜的火山灰,冷凝系统的出水量比昨天多了15%。”

    王玲接过营养液,指尖触到杯壁的温度,暖意顺着指尖蔓延到四肢百骸。她看向慕容冷越的眼底,那里带着淡淡的青色,显然也是一夜未眠。“你又熬夜了?”她皱眉,语气里带着一丝嗔怪,“昨天紧急处理装置已经够累了,怎么不多睡会儿?”

    慕容冷越笑着在她身边坐下,指了指舷窗外:“你看。”

    王玲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只见半圆形的防护罩在晨光下泛着透明的光泽,过滤塔中层的共生基质里,中和苔的嫩绿色愈发鲜亮,熔浆苔的黑色叶片上凝着一层细密的水珠——那是冷凝系统凝结的露水,顺着叶片的蜡质层滑落,在火山岩的缝隙里积成了一汪小小的水洼。更让她惊喜的是,水洼边竟然爬着几只细小的黑色虫子,它们拖着透明的翅膀,在熔浆苔的叶片间穿梭,正是昨天在地表看到的、与焰羽鸟共生的“焰岩虫”。

    “它们怎么会在这里?”王玲立刻起身,抓起采样箱就往舱外跑。慕容冷越紧随其后,手里还拿着地表环境探测仪。

    两人蹲在防护罩外,透过薄膜仔细观察。焰岩虫的体型只有指甲盖大小,外壳呈深褐色,翅膀展开时能看到淡淡的红色纹路。它们停在熔浆苔的叶片上,用细长的口器吸食着叶片上的露水,吃完后便钻进共生基质的缝隙里,留下细小的白色卵粒。

    “探测仪显示,这些焰岩虫的排泄物里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慕容冷越将探测仪的屏幕转向王玲,上面的成分分析图清晰可见,“它们以熔浆苔叶片上的微生物为食,排泄物反而成了共生基质的天然肥料。”

    王玲的眼睛亮了起来,她用特制的放大镜观察着基质缝隙里的卵粒:“这是生态链的延伸!之前我们只考虑了中和苔、熔浆苔和熔浆菌的共生,现在焰岩虫的加入,相当于给这个系统加了一层‘养分循环’的保障。”她立刻打开采样箱,拿出无菌试管,小心翼翼地采集了几只焰岩虫和它们的卵粒,“我要回去分析它们的生理结构,看看能不能通过调节环境温度,让它们在共生系统里稳定繁殖。”

    慕容冷越看着她忙碌的背影,嘴角不自觉地上扬。他弯腰捡起一块被晨光晒得温热的火山岩,指尖摩挲着上面的纹路——这是昨天打磨吊坠时剩下的边角料,上面还留着他刻意刻下的细小凹槽。他突然想起王玲昨天戴上吊坠时的笑容,那抹笑容比火山星的晨光还要耀眼,让他觉得连日来的疲惫都烟消云散。

  &nb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