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37盐碱星耕歌与故影同行(5 / 5)
荣》。她在正文中写道:
“农耕文明的传承,从来不是孤立的跋涉。古人的智慧是脚下的土壤,亲人的思念是头顶的星光,地外的探索是手中的种子。在‘盐碱星’的灰白大地上,我们种下的不仅是稻禾,更是跨越时空的对话,是文明共生的希望。当‘星稻’的稻浪翻滚,我们听到的,是古人的低语,是亲人的呼唤,是宇宙的回响——这声音告诉我们,只要传承不息,希望就永远生长。”
写完,她关掉终端,靠在舷窗上闭上眼。梦境中的景象再次浮现:风澈蹲在“盐碱星”的稻田里,手里举着金黄的稻穗;慕容冷越站在飞船的驾驶舱里,朝她微笑;祖父坐在故乡的田埂上,手里的青铜犁与远处的星河连成一线。
“娘,我们回家啦!”
“阿玲,下一站去哪?”
“丫头,好好走下去。”
熟悉的呼唤在耳边响起,温暖而坚定。王玲的嘴角扬起微笑,她知道,无论下一站是哪个星球,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这些跨越时空的身影都会陪着她,这些刻在骨子里的智慧都会指引她。
飞船朝着地球的方向飞去,身后的“盐碱星”渐渐变成一颗灰白的小点,但王玲知道,那里已经种下了希望的种子,正在慢慢生根发芽。而她的旅程,还远未结束——“星河农书”的篇章还在续写,更多的星球等着“希望之稻”的降临,更多的文明等着古今智慧的碰撞。
当飞船穿越虫洞,地球的蓝色光芒出现在视野中时,王玲睁开眼,握紧了手中的铜片。她仿佛看到,在地球的田埂上,在火星的农业舱里,在“嘉禾星”的稻浪中,在“盐碱星”的绿洲上,无数的身影正在耕耘——那是古人,是亲人,是朋友,是所有为文明传承努力的人。
他们的身影,汇聚成了星河中最亮的光;他们的故事,书写成了“星河农书”中最动人的篇章。而王玲知道,她会带着这些光与故事,继续前行,让农耕的智慧,在宇宙的每一个角落,绽放出不朽的光芒。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