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8风澈的迷雾探险笔记热泉之契(4 / 9)
”
。
就在团队为解决缠根霉危机而欢呼时,苏野突然提出了一个新的想法:“既然热泉区的温度适宜,我们可以在那里建立一个‘共生菌培育基地’,专门培育火绒菌和其他需要高温环境的微生物,这样以后再遇到类似的真菌危机,我们就能快应对了。”
赵研究员非常赞同这个提议,他立刻安排周明和慕容冷越前往热泉区,搭建一个小型的培育棚。
他们用合金材料搭建了一个圆形的棚子,棚顶覆盖着透明的晶鳞藤纤维,既能让热泉的热气保留在棚内,又能防止雾气的渗透。
棚内设置了多个培养架,上面摆放着装有热泉土壤的培养皿,专门用于培育火绒菌和其他微生物。
风澈和苏野则负责研究如何将热泉区的资源最大化利用。
他们现,热泉中渗出的液体含有丰富的矿物质,经过浮净苔的净化后,可以作为雾沼麦的优质肥料;而热泉虫的排泄物中含有一种特殊的酶,能促进植物种子的芽率。
王玲用这种酶浸泡雾沼麦的种子,结果显示,种子的芽率从之前的75提高到了92,而且幼苗的生长度也明显加快。
一周后,“共生菌培育基地”
正式投入使用。
风澈站在培育棚内,看着培养架上那些茁壮成长的火绒菌菌丝,它们在恒温的环境中呈现出一种健康的白色,偶尔有几只热泉虫爬过,菌丝便会轻轻颤动,像是在与它们打招呼。
棚外,淡红色的嗜热植物在热泉的热气中摇曳,叶片上的露珠折射着透过薄雾的阳光,闪烁着七彩的光芒。
苏野走过来,递给风澈一个密封的样本瓶,里面装着一些淡黄色的液体:“这是火绒菌菌丝分泌的抑菌物质,我们已经提取出来了,命名为‘火绒素’。
它不仅能抑制缠根霉,还能抑制其他几种常见的植物病原真菌,以后可以作为生态系统的‘保护伞’。”
风澈接过样本瓶,看着里面的液体,突然想起了最初在冰雾星采集的晶鳞藤鳞片,正是那些看似不起眼的样本,在关键时刻挥了巨大的作用。
他掏出画册,在最新的一页上,画下了培育棚的景象,旁边写下了一段新的笔记:
“雾沼星的每一处角落,都藏着共生的秘密。
热泉的温度,火绒菌的抑菌力,热泉虫的移动,浮净苔的净化,这些看似不相关的元素,因为‘共生’这个纽带,紧紧联系在一起。
我们以为是自己在主导生态系统的搭建,其实只是在跟着星球的节奏,一步步揭开它的面纱。
真正的生态平衡,不是强行改变,而是学会倾听,学会与每一种生命对话。”
就在这时,通讯器里传来了赵研究员的声音,语气中带着一丝神秘:“风澈,苏野,你们快回主实验室,总部传来了一个好消息,还有一个新的任务,需要我们一起讨论。”
风澈和苏野对视一眼,立刻收拾好东西,朝着主实验室的方向跑去。
薄雾在他们身后轻轻流淌,散雾芦的淡紫色花朵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灰雾雀在攀雾藤的支架上唱着清脆的歌,整个种植区都充满了生命的气息。
风澈知道,新的任务一定又会带来新的挑战,但他并不害怕,因为他明白,只要他们继续寻找那些隐藏在迷雾中的共生关系,就一定能克服任何困难。
他低头看了看手中的画册,封面上的“共生之环”
四个字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清晰。
他知道,这本笔记还会继续增厚,雾沼星的共生故事,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
(本章约9100字,延续“危机-探索-共生解决-生态升级”
的核心脉络,以补给船带来的新真菌“缠根霉”
为危机切入点,引入热泉区、热泉虫、火绒菌等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