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冰雾共生 风澈的极寒探险笔记(2 / 6)
入冰层,像钢筋一样固定结构。
而且本土植物长期生活在冰雾中,说不定能抵抗酸性腐蚀,我们可以利用它们来辅助钻探。”
赵研究员点点头,让慕容冷越调整地质扫描仪的参数,重点探测冰层中的有机物信号。
半小时后,扫描仪上出现了一串密集的绿色光点,沿着冰层的缝隙分布,像一条绿色的脉络。
“找到了!”
慕容冷越的声音带着兴奋,“这些光点是植物的根系信号,深度从5米到70米不等,沿着冰川断裂带的缝隙生长,应该是一种能在冰层中存活的藤蔓植物!”
团队立刻沿着信号方向前进,走了约两公里后,冰雾突然变得稀薄,前方出现了一片奇怪的景象:冰层的缝隙中生长着一种银白色的藤蔓,藤蔓上长着像鱼鳞一样的鳞片,鳞片反射着微弱的光线,在冰雾中闪烁;藤蔓的根系像细针一样扎进冰层,每根根系的末端都有一个小小的吸盘,牢牢吸附在冰面上;更奇特的是,藤蔓的叶片是半透明的,里面流淌着淡绿色的汁液,在低温下竟然没有结冰。
“这是‘晶鳞藤’!”
刚加入团队的冰川生态专家林霜突然开口,她是出前总部派来的,专门研究极地植物,“我在星际植物数据库里见过它的记载,是冰雾星特有的藤蔓植物,鳞片能反射冰雾中的酸性微粒,根系分泌的黏液能降低冰层的脆性,而且它的汁液含有抗冻蛋白,即使在-40c也能保持液态!”
风澈立刻掏出画册,快画下晶鳞藤的样子:银白色的藤蔓上画满菱形的鳞片,根系像细针一样扎进冰层,叶片里用绿色的彩笔描出流动的汁液,旁边标注“晶鳞藤:冰层固定者,抗酸抗冻”
。
林霜蹲下身,用特制的取样器轻轻刮下一点藤蔓的黏液,放在检测仪上:“黏液的ph值是72,呈中性,能中和冰雾的酸性,而且黏液中的多糖成分能增强冰层的黏性,减少断裂的风险!”
“太好了!”
周明兴奋地拍了下手,“我们可以用晶鳞藤的藤蔓编织成防护网,包裹钻探设备,同时将它的根系移植到钻探点周围,让它固定冰层!
王玲,你提取黏液中的抗冻蛋白,涂在钻探杆上,防止金属被冻裂;风澈,你和林霜一起采集晶鳞藤的种子,看看能不能在暖水层附近种植,为后续的生态站提供防护。”
接下来的三天,团队围绕晶鳞藤展开工作。
风澈和林霜在采集种子时,现晶鳞藤的种子藏在鳞片的缝隙里,像一颗颗小小的冰晶,只有在接触到液态水时才会芽。
林霜用保温箱收集了两百多颗种子,小心地保存在含有抗冻蛋白的营养液中:“这些种子是冰雾星生态的关键,等我们打通冰层,就把它们种在暖水层的边缘,让它们沿着冰层生长,形成一道天然的防护屏障。”
而钻探工作却遇到了麻烦。
当钻探杆深入到50米时,突然传来“咔嚓”
一声脆响,钻探杆被冰层中的暗缝卡住,无法继续下降,而且监测显示,暗缝周围的冰层开始出现裂纹,一旦裂纹扩大,整个钻探点会陷入冰层断裂带。
“是冰楔!”
慕容冷越盯着地质扫描仪,脸色凝重,“冰雾星的冰层在昼夜温差的作用下,会形成很多尖锐的冰楔,藏在冰层内部,钻探杆刚好卡在冰楔的缝隙里了!
如果强行拔出,会带动周围的冰层裂开,我们之前的工作就白费了!”
风澈趴在冰层上,透过钻探杆留下的小孔往里看,隐约能看到冰楔的尖端闪着寒光。
他翻开花册,看着晶鳞藤的根系图,突然有了主意:“晶鳞藤的根系不是能扎进冰层的缝隙吗?我们可以把晶鳞藤的种子和黏液混合,灌进冰楔的缝隙里,让种子在里面芽,根系沿着冰楔生长,把冰楔和周围的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