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星际智慧图谱 星河永流(3 / 5)
的“银河中心暗区”
标注着一串奇怪的符号,与“玄冥号”
存储单元里的破碎信号完全一致。
“陈老师,”
王玲走上前,将冥王星的探测器残骸数据递给他,“这些符号是时空坐标,对应着柯伊伯带的引力波源。”
她调出《周髀算经》的“七衡六间图”
,“古人用星图记录时空节点,就像我们用坐标标记位置,你看这里的‘荧惑’方位,刚好是火星农业舱的时空坐标。”
陈砚之将数据与星图叠加,屏幕上突然浮现出完整的时空隧道网络——从良渚玉琮的制作年代,到“玄冥号”
的射时间,再到“银河一号”
的目标星区,所有节点都由红色的线条连接。
“原来如此,”
他恍然大悟,“玛雅人说的‘银河古道’,根本不是星路,是时空隧道!”
他迅记录下编码规律,“这些数据能稳定隧道,你们必须带回21年,否则时空乱流会吞噬整个太阳系的信号网络。”
就在共振器显示可以返程时,王玲的终端突然接收到一段微弱的音频——是“玄冥号”
最后的完整留言,来自林岚船长:“玄冥,记住玉琮的纹饰,它能指引回家的路。
人类的智慧从来不是孤立的,过去与未来,永远在星河中相连。”
两人踏入光带的瞬间,王玲回头望去,年轻的陈砚之正将星图编码录入数据库,年轻的周明在火星的稻田里露出笑容,而冥王星的“玄冥号”
残骸,似乎在冰层中出微弱的光芒。
这些跨越时空的画面,在她眼前连成一条璀璨的星河——那是人类文明的传承之路。
再次回到冥王星的冰原时,周围的时空乱流已经平息。
“玄冥号”
的残骸旁,一道稳定的银蓝色光带正连接着21年的地球。
王玲立刻将陈砚之解读的编码输入共振器,终端与“星际智慧图谱”
的连接彻底恢复。
屏幕上,林晓雨和张启明的面孔出现,眼里满是欣慰。
“快回来!”
张启明的声音传来,“我们用良渚玉琮的纹饰稳定了隧道,‘银河一号’的航线已经恢复正常,‘太白’的信号也解码出了新内容——是地外智慧对时空隧道的解释,他们说,文明的进阶,就是学会在过去与未来间寻找平衡。”
黑龙将共振器贴在“玄冥号”
的残骸上,探测器的存储单元突然亮起,完整的射参数和时空编码被成功提取。
“完成了,”
他笑着看向王玲,“三年前你质疑我,现在知道了吧,古人的智慧从来不是神话,是未被解读的科学。”
王玲没有反驳,她看着终端里的关联数据:良渚玉琮的纹饰编码、《齐民要术》的种植智慧、“玄冥号”
的时空数据、“太白”
的脉冲信号,所有的一切都在“星际智慧图谱”
中交织成网。
“不是你对了,也不是我错了,”
她轻声说,“是过去与未来,本来就该在一起。”
两人踏入返程的光带时,王玲最后看了一眼冥王星的冰原。
“玄冥号”
的残骸在阳光下泛着微光,机械臂似乎还保持着叩击冰壳的姿势。
她知道,这段跨越时空的旅程,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人类终于明白,文明的星河,从来不是单向流淌的,过去的智慧滋养着未来,未来的探索照亮着过去。
回到地球的实验室时,林晓雨立刻将他们带回的数据录入“星际智慧图谱”
。
环形屏幕上,原本断裂的光网瞬间连接完整,从良渚文明到星际时代,从冥王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