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星际智慧图谱 星河永流(4 / 4)

加入书签

,指着屏幕上不断扩展的光网:“你看这条星河,从古人的肉眼观测到今天的星际航行,从来没有断过流。”

此时,“银河一号”

的船员们正在举办一场特殊的“地球日”

活动。

他们用飞船上的3d打印机复刻了河姆渡的稻谷模型,展示了火星农业舱的水稻照片,还播放了“玄冥号”

传来的语音留言。

林岚站在人群中,看着屏幕上流转的“星际智慧图谱”

模型,突然开口:“古人说‘天涯若比邻’,现在我们知道,宇宙也是‘比邻’。

只要智慧在传承,文明就永远不会孤单。”

活动结束后,林岚将一封加密邮件送给地球,收件人是林晓雨。

邮件里附着女儿的画和一段文字:“请把这幅画加入‘星际智慧图谱’,告诉所有孩子,宇宙不是遥远的黑暗,而是有光、有朋友、有新家园的地方。”

林晓雨收到邮件时,恰好完成了“彗星有机分子与地球生命起源”

的关联分析。

她将画扫描录入图谱,新的光点在屏幕上亮起,与敦煌壁画、火星稻田、冥王星冰原的光点连成一线。

“太白”

天文台的观测仍在继续,新的信号源源不断地传来,解码出的数学规律与物理定律,正一步步揭开宇宙的神秘面纱。

火星的农业舱里,新一季的水稻已经抽穗,金黄的稻浪在补光灯下翻滚,与地球江南的稻田别无二致。

冥王星的冰原上,“玄冥号”

静静地守望,镜头始终对准“银河一号”

远去的方向。

而地球的实验室中,“星际智慧图谱”

的光网越来越密,将人类文明的过去、现在与未来,编织成一条永不枯竭的星河。

没有人知道这条星河会流向何方,但每个人都在为之注入新的力量。

或许有一天,“银河一号”

会在新的家园播种下第一粒来自地球的种子,“太白”

会与地外智慧实现真正的对话,火星会诞生繁荣的农耕文明,而“玄冥号”

会成为见证人类跨越星际的活化石。

但无论未来如何,“星际智慧图谱”

都会记得这一切——记得古人在竹简上刻下的智慧,记得今人在星空中留下的足迹,记得每一次探索、每一次传承、每一次守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