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李雨晴杀疯了!(3 / 4)

加入书签

乐素养,只要我说得足够专业,他们就会认同的。

    哈哈,蒋姐,你看我这个活儿干得怎么样?

    他脑子急转,脸上却带着和蔼的笑容。

    “这是在做技术探讨吗?那我们就来一场音乐人之间的交流吧。”

    “首先,你在在几个长音的处理上,气息不够稳,声音出现了明显的抖动,这在专业演唱中是不应该出现的……”

    李雨晴想都没想,直接反驳道。

    “这里使用了哭腔润色技术,加入了微颤音,为的是制造音色撕裂感,在物理层面上再现代际传承的痛感传递,在情绪表达上,以声带的不稳定振动暗示历史长河中的个体挣扎……”

    现场忽然安静了,所有人都目瞪口呆的盯着李雨晴。

    你说的是啥意思?

    就连那个评委也懵了。

    我这是在上音乐课?

    李雨晴噼里啪啦说了一大段,才又把问题抛了回来。

    “评委老师,这个问题我解释清楚了吗?”

    “清……清楚了……”评委茫然的点点头,大脑一片混乱。

    “那还有什么问题吗?”

    “这……我……你……哦对了,你的演唱不连贯,中间切换了好几种唱法和发声技巧……”

    “是的!从主歌到副歌到尾音,我用了三种不同的唱法,气声、强混声、蝶窦音,因为从空间叙事上,三段式对应了近景、远景、上帝视角;从时间维度上,对应了过去、现在、未来;从社会学隐喻上,个体的气声和时代的混响搭配,暗合了小我和大历史的对话……”

    “这些技术的本质是在用声学物理重塑时空——通过共鸣腔缩放改变心理距离,利用泛音结构构建历史纵深感,最终在4分钟里完成从个体低语到时代交响的声景演变。”

    “评委老师,这个问题我解释清楚了吗?”

    “……”评委已经麻木了,整个人呆若木鸡。

    “那还有什么问题吗?”

    “……”

    “既然评委老师还有疑问,那我就从头到尾详细解释一遍。”

    “开头‘你是遥遥的路’我用了30%气声加70%真声,为的是制造朦胧感,模仿耳语倾诉效果,符合歌词‘遥遥的路’的时空距离感,气声的脆弱感暗合我们作为传承者的谦卑姿态……”

    “‘山野大雾里的灯’的‘灯’字我用了鼻腔共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