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姜府梅氏,献药有功!(2 / 4)

加入书签

声,不卑不亢:“姜二小姐若有异议,大可随我等前往竹山书院。此案由姜大小姐协同大理寺卿白大人、京兆府赵大人共同审理。”

“姜云昭?!”一听到这个名字,姜绾心眸中瞬间迸发出蚀骨的恨意。

她猛地抬手,从高耸的发髻间拔下一支九凤衔珠赤金步摇!那凤凰栩栩如生,凤口垂下的东珠圆润硕大,流转着皇家特有的威仪华光。

“太后娘娘亲赐九凤步摇在此!见此簪,如太后亲临!尔等还不跪下!”

姜绾心高举凤簪,一声娇叱,声震长街!

护送她回来的两名亲卫率先单膝跪地,垂首行礼。

紧接着,周围黑压压的百姓,虽不明就里,但听闻“太后”二字,见官军已跪,也呼啦啦跪倒一片。

姜绾心傲然立于跪倒的人群之中,声音带着扬眉吐气的快意:

“太后娘娘口谕,姜府梅氏,献药有功,深得圣心!特命其明日入宫伴驾!尔等还不速速放人!”

梅柔卿听到女儿这番话,看着女儿手持凤簪、震慑全场的威风模样,眼中瞬间涌上激动的水光,混合着方才屈辱的泪水,簌簌落下。

她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欣慰与骄傲——

她多年的苦心栽培、精心谋划,终于没有白费!

她的心儿,真的长大了,懂得利用权势保护母亲了!她梅柔卿,终于要熬出头了!

一直缩在门边观望的姜世安,此刻也挺直了腰板,快步走了过来,官威十足地喝道:

“既是太后娘娘懿旨,还不快放人!简直无法无天!”

那两名押解士兵交换了一个眼神,其中一人抱拳,不卑不亢道:“姜尚书,此案牵涉朝廷命官遇刺,干系重大,卑职等不敢擅专。”

两人迅速商议,一人留下,名为“护送”,实为监视梅柔卿,与之一同回府;

另一人则翻身上马,朝着竹山书院的方向疾驰而去,显然是去向云昭报信了。

梅柔卿一经松绑,立刻将手中的绳索狠狠摔在那留下的士兵脸上,淬了一口,咬牙切齿地骂道:

“瞎了你们的狗眼!也不掂量掂量自己几斤几两,敢来作践我!

也不看看我女儿是何等尊贵身份,将来又是何等造化!你们今日如此辱我,来日必叫你们好看!”

“好了好了,”姜世安忙揽住她的肩,温言劝慰,“卿卿,不跟这些粗人一般见识,快随为夫进府,好生歇息。”

姜家三人,在众目睽睽之下,相携着走回朱门高府,将一街的议论与目光关在门外。

跪了满街的百姓们这才纷纷起身,脸上表情各异,议论声再次嗡嗡响起:

“太后娘娘怎如此偏爱这姜二小姐,竟连九凤衔珠凤簪都赐给了她?”

“别忘了,当初姜二小姐那‘福星’的名头,最早就是从慈宁宫里传出来的!”

“唉,太后娘娘近年……怕是也有些老糊涂了,怎这般抬举一个妾室?”

“慎言!慎言!皇家之事,岂是我等小民可妄议的!”

眼见这突如其来的热闹戛然而止,大部分百姓意犹未尽地散去。

但仍有一些心思活络、嗅觉敏锐之人,记着方才士兵提到了“竹山书院”,互相使了个眼色,也悄悄朝着书院的方向跟了过去。

*

另一边,云昭与墨十七共乘一骑,刚到书院门口,便见太子仪仗停驻在门外。

云昭眸色微沉,与墨十七等人快速走进,一路穿廊过桥,最终来到藏书阁前。

只见偌大的空地上,数十名学子或倚或卧,面色青白:

有的蜷在竹影下捂着腹部呻吟,额间冷汗涔涔;有人扶着朱柱干呕不止,连襟袖沾染了污秽也顾不得;更有人虚脱地瘫在石阶上,唇瓣干裂得渗出血丝。

哀鸣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