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不着坟墓(3 / 5)

加入书签

>大舅闭眼不语——这等于拒绝了外甥的解释。

场面一时僵持。

这时,二舅咳嗽一声,看了看哥哥,说:“就别为难娃娃了。

俊武为办丧事已经尽了力,这我们都看在眼里”

二舅是个明白人,主动为外甥解围。

大舅沉默片刻,抬起眼皮说道:

“那就这样吧,起来”

金俊武和所有孝子连忙向炕上的“审判官“们磕头谢恩。

迎完村民送的挽帐和祭饭后,就要起丧了。

八个壮汉上前准备抬棺,前面两人提着长条板凳,供抬棺人途中歇息时停灵。

米家镇已故米阴阳的儿子如今继承了父业,是周边最有名的阴阳先生。

他手持菜刀,走到棺木前象征性地在鸡头旁比划一下,然后把那只将归自己的公鸡扔在地上,转身念了会咒语,喊道:

“起殡!”

三声铳炮响起,吹鼓手奏起哀乐,八个人抬起棺木。

金强扛着引魂幡打头,后面是举课幡和童男童女的孝子。

接着是吹鼓手,然后直系孝子手拉棺木上的纤帐,哭诉着出了院门。

岁数纸和老太太生前的枕头在院畔点燃。

与此同时,双水村所有人家的院畔都点起了避邪的火堆。

棺木在坡下作程式性停留,女孝子们在这里烧纸磕头后返回家中,不再去坟地。

重新起棺后,只留男性孝子。

吹鼓手停止奏乐。

人们在雪地上艰难行进,好不容易才将沉重的柏木棺抬到金家祖坟。

在墓地,阴阳先生成了主角。

孝子们怀着敬畏的心情,看着年轻的米阴阳用罗盘指导将棺木吊入墓穴。

这里的每个细节都关系着后辈的吉凶,丝毫不敢大意。

坟堆起好后,米阴阳念起招魂曲:

“每日儿烧香在佛前,三载父母早升天。

千千诸佛生喜欢,万万菩萨授香烟啊哈!

朱砂硼砂磨合砂磨合钵罗啊,钵弥罗罗罗罗饭钵钵钵罗饭罗”

念完经文,米阴阳在坟旁划了十字和圆圈,向坟堆撒了五谷,葬礼全部结束。

办完母亲的丧事,金俊武夫妇累得睡了两天两夜。

从大哥一家被捕到母亲去世,一连串的变故让他们的身心都已支撑不住。

他们心里都明白,老母亲正是因为俊文家的祸事才一病不起的。

别的不提,家里的长孙没了,按照佛教的说法,被执行死刑也是横死的一种,老太太这是心里头坐下病了。

再加上大儿子和儿媳被判入狱,这本就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把自家男人养了一辈子的名声全都毁于一旦,老人家心里压抑成疾,最终挺不过去,完全在情理之中。

深冬的黄土高原,已然是一派萧瑟景象。

塬上的草木早已光秃,上面盖着积雪,在带着寒意的风中瑟瑟抖。

天地间灰蒙蒙的,连往日里最显生机的东拉河,水声也似乎变得沉闷迟缓,像是被这季节的沉重压得喘不过气。

光秃秃的枝桠伸向天空,如同无声的乞讨者。

按照相关规定,家中直系亲属去世,正在服刑的犯人是可以申请回家奔丧的。

金俊文和张桂兰夫妇的情况,完全符合这个规定。

然而,从始至终,不论是金俊武还是他们的儿子金强,脑海里都压根没动过这个念头。

他们甚至没有费心去通知狱中的两人。

或许,即便他们知道有这个规定,也绝不会让金俊文夫妇回来。

否则,在“商话”

那个至关重要的环节,面对娘舅家严厉的审问,他们根本无法交代——让一个戴罪之身,尤其是犯了如此不堪罪行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