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世界是个圈(4 / 5)
,轰的一下燃烧起来,橘红色的火苗欢快地跳跃着,印红了孙玉厚紧张而期盼的脸庞。
“加柴,慢点加!
看好火势!”
孙玉厚指挥着。
王满银和孙少平轮流开始往投柴口里添加柴火,一开始火势不能太猛,需要慢慢升温,烘干窑内土坯残留的水汽,否则容易裂坯或者炸窑,这个过程需要的是耐心和细心。
浓烟最初从投柴口和观察孔滚滚冒出,带着湿气,显得有些白,随着时间的推移,颜色逐渐变淡变青,这意味着窑内的水汽正在被驱散。
烧窑是个漫长的过程,需要连续不断的烧上好几天。
孙家几人轮流值守,日夜不停。
孙玉厚几乎没有合过眼,时刻盯着火候,根据烟的颜色,火焰的形状以及观察孔里看到的坯体颜色变化,来调整加柴的度和数量。
他的眼睛被烟熏得通红,脸上沾满了烟灰,却异常的专注。
随着烧砖火候的临近,最关键的时刻终于来了,这时需要将油温提升到最高点,将土坯烧制成坚硬的砖。
孙玉厚嘶哑着嗓子喊道:
“加硬柴!
烧大火!”
更多的硬木柴被投入窑口,火焰从投柴口喷涌而出,出呼呼的咆哮声,颜色变得白亮刺眼。
巨大的热量辐射开来,让靠近的人都觉得皮肤灼痛。
整座砖窑就像一个被点燃的巨大火炉,窑体被烧的微微红,连周围的空气都因为高温而扭曲起来。
山坡上看热闹的村民都能感受到那股热浪,纷纷啧啧称奇,他们从未见过这阵仗。
高温煅烧持续了相当长一段时间,孙玉厚通过观察孔看到里面的坯体已经被烧的通红透亮,如同熔岩一般,他知道火候差不多了。
“停火!
封窑!”
孙玉厚用尽力气喊道。
头柴口被迅用湿泥完全封死,观察孔也被堵上大部分,只留下极小的缝隙。
窑室成了一个完全封闭的高温容器,专批将在里面继续完成最终的化学变化,并缓慢降温。
但这还远远没有结束,想要得到颜色青灰,更耐风雨的青砖,还需要最后一道工序,那就是洇窑。
在窑温降到一定程度时,孙玉厚指挥着家人,将早已准备好的几大桶水,通过观察孔预留的小缝,缓慢的浇灌进去。
水遇到高温的砖坯,瞬间出刺啦刺啦的巨大声响,大量的白色水蒸气猛烈地从观察孔和窑体缝隙中喷涌而出,如同火车头喷出的浓雾蔚为壮观,这一幕引得远处围观的村民出一阵惊呼。
洇窑的过程持续了小半天,当水蒸气渐渐散去,窑体温度也降了下来。
决定成败的时刻终于到了,孙家所有人,连同远处那些好奇的村民,心都被提到了嗓子眼。
孙玉厚的手有些抖,他拿起铁锹,和其他人一起,小心翼翼地开始拆除被封死的窑门。
一块块被熏得黝黑的窑门砖被撬开,露出里面码放整齐的砖垛。
当最外层的砖块显露出来时,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
那是怎样一种颜色啊!
不是土黄,而是泛着一种沉稳、坚实、均匀的青灰色!
那是成功烧制的标志!
孙少平迫不及待地戴着破手套伸手拿起一块还带着余温的砖块,掂了掂,分量十足;又拿起另一块砖相互敲击,出“铛铛”
的清脆响声,如同金属撞击!
“成了!
爸!
成了!
是好砖!
是青砖!”
孙少平激动得声音都变了调,脸上洋溢着巨大的喜悦和成就感。
孙玉厚接过儿子递来的砖,那双布满老茧、微微颤抖的手,反复摩挲着砖块光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