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攻心(2 / 4)

加入书签

还没等进楼,谢道新就急不可耐的问道,韩敬东甚至看到他嘴角有一溜水泡,不用问都知道领导心里有多着急上火。

他也没卖关子,直接回道:

“案子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我们已经锁定了犯罪嫌疑人,现在预审科正在进行审讯呢!”

从车上下来的几人全都愣住了,他们不由得停下了脚步,面面相觑。

要知道距离案总共还不到四十个小时,这时候就告破了,还是性质这么恶劣的案情,怎么看都有些难以置信啊。

短暂的沉默后,谢道新没有开口质疑河昌市局的办案进度,他对从车上下来的曹忠恕开口道:

“曹老,你带着小王他们去现场看看吧,我先去专案组听听市局的汇报!”

曹忠恕点了点头,韩敬东赶忙让肖庆东带着他们去往西山矿行政楼。

跟在曹老身边的法医姓王,叫王德伦,是公安厅刑侦处副处长,本科毕业,今年四十七岁,也是个老三届,专业是痕检。

进入到西山矿北楼的刹那,王德伦被扑面而来的血腥气激的后退半步,直接被眼前的场景给震惊了,要说他也负责侦办过不少案子了,可是却从未见过如此惨烈庞大的现场。

这里尸横遍地,弹痕累累,光是物证粗略估计都至少有一两千,这让他半边身子都麻了。

走廊墙角剥落处露出暗红色的砖墙,不知是血迹还是铁锈,满地弹壳在勘察灯下泛着铜光,像撒了一地的死亡纽扣。

二楼拐角处,半幅沾血的“安全生产三百天”

横幅在穿堂风中簌簌抖动。

把谢道新引进了专案组,韩敬东开口问道:

“谢厅,你们还没吃饭吧?先对付一口?”

谢道新点了点头,他们连夜往这边赶,结果屋漏偏逢连夜雨,车子还捂在半道上了,这也是他们晚过来一天的原因,光是在国道上拦车把他们拽着火就等了半天,现在早就饿的前胸贴肚皮了。

其实这边也没啥可口的饭菜,西山矿这边本身就经济窘迫,半年没开工资了,厂子里穷的一批。

市里把专案组安排在了这边,厂子里不得已把食堂的大师傅临时拽过来给这群人做饭,上顿下顿都是白菜豆腐汤,汤上面都见不到多少油花。

可即便如此,对于饿了一宿的人来说,这也算得上是珍馐美食了,泡着菜汤往嘴里呼噜了几口,让身上有了些热乎气儿,他们便正式投入到工作中来了。

这时曹老带着王德伦也从现场那边回来了,他们拍了不少的现场照片,加急去洗了。

众人围坐在会议室,韩敬东正式让叶晨开始了汇报。

谢道新那边已经听曹老和王德伦汇报了现场的情况,完全就是一团乱麻,在这样纷繁的线索中,捋出一个线头来,一条条的解开,才是破案的关键,所以他想听听河昌市局到底是怎么锁定了犯罪嫌疑人的?其实此时他心里还是抱着怀疑的态度的。

叶晨还是照例拿着自己的笔记本在那里侃侃而谈,当他说到自己是通过未确认身份的十一号尸体,对他进行面部复原的时候,曹忠恕第一个站起身来,老人凑到他身边,看着面前的嫌疑人肖像,脸上挂着惊愕。

叶晨对曹忠恕的反应早有预料,现在可不是后世,颅骨复原术还没有露头呢,就连未来的刑侦八虎之一的模拟画像大师张鑫,现在也未展露头角。

听着叶晨入情入理的案情分析,尤其是起获了对方的军火库,众人再也坐不住了,看向叶晨的目光只剩下了惊叹。

谢道新笑着对韩敬东说道:

“你这个手下了不得啊,不过三四十个小时,就找到了这么多线索,还充分挥了群众力量,办案不墨守成规,是个好样的!

德伦啊,你呆会儿带着市局的法医,对现有的证据要做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