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玉不琢不成器(1 / 5)

加入书签

叶晨说三角眼这伙人是小卡了咪不是无的放矢的,绺子最猖獗的时候,可以说是遍布整个东三省,当时从漠河到山海关,到处都有土匪活动的痕迹。

在一九四五年到一九四八年之间剿匪的高峰期,东北的大地上曾经有过各种各样令人记忆犹新的胡子,连国党了委任状的“上将”

都有好几个,堪称东北绿林的一个梦幻时代。

早在清正府内忧外患之时,东北土匪就乘势而起,占山为王,打家劫舍。

据学者研究,东北土匪的展主要有三个重要时期:

一、从金匪到绺子。

在清咸丰年间,土匪展进入了初级阶段。

犹如初生的朝阳,逐渐在东北地区崭露头角。

那时,太平军的起义使得驻扎在东北的八旗军大部分都入关作战,一度导致关外兵力空虚,土匪们便趁此机会崛起。

再加上甲午战争失败后,清朝的溃军四处流窜进入关东,他们的人数少则上千,多则上万,主要集中在海林、宁安、穆棱一带这。

二、白熊脚盆战争到脚盆侵占东北期间,可称之为土匪展的中级阶段。

由于连年的战乱,上万股土匪如同蜂拥四起的蜜蜂。

据统计,当时东北的土匪拥有枪支一百八十万条。

这些成为土匪的人,有的是被逼无奈,有的是自愿落草,有的是绿林好汉,有的是义勇抗日,而更多的是打家劫舍。

当时的土匪头子主要有亚满洲、常山好、树林、九彪等,而夹皮沟成为了土匪的根据地。

在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

之后,部分土匪出于民族大义,也曾拉出人马参加了抗联。

三、一九四五年脚盆战败投降之后,则是土匪展的最后一个时期。

原“伪满洲国”

的兵团及各部伪军随着脚盆投降而解散,使得东北正权出现了“真空”

有十多万解散后的伪军在东北各地变成了土匪,一时间,“花蝴蝶”

、“草上飞”

、“占天时”

、“青山好”

、“混天珠”

、“滚地雷”

等东北土匪肆虐横行。

他们烧杀抢掠、为非作歹,四处作乱,使得这段时间成为了东北土匪最猖獗的时期。

当时民间有句顺口溜:“有钱的怕绑,有姑娘的怕抢,走路的怕劫,出门的怕攮”

,普通老百姓每日都活得提心吊胆。

国党还对这些土匪头子加官进爵,极力收罗。

较有影响的土匪头子有常凯申亲自委任并派到东北的“陆军新编第二十七军军长”

姜鹏飞、“东北挺进军第一集团军上将总司令”

李华堂、“第十五军集团军上将总司令”

谢文东、“第一战区东北挺进军军长”

尚其悦、“嫩江保安军总指挥”

张百藩等等。

叶晨在渗透世界的时候,所有东北行营督查室的人都被关到了招待所隔离,当时就是因为民主联军内部出了叛徒,李维恭意图让身在哈城的姜鹏飞配合,从内部动暴乱,最后被叶晨识破并将消息传递了出去。

最终在一九四六年八月二十六日晚,哈城光复大饭店内,他宴请的是东北民主联军一个叛变的团长时,将其一网擒获。

所以因为亲身经历的缘故,叶晨对于这些人简直不要太熟悉。

每一个组织,无论大小,都需要一个完善的组织架构,土匪帮也不例外。

特别是在土匪展的中期,他们的内部组织结构已经变得成熟。

每个匪帮都有四梁八柱,如同一只小鸟的骨架,虽小却完整。

四梁,如同鸟的主体结构,包括:当家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