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一份大礼(2 / 5)
p>
张凯荫接受指令后,感到程慕颐办的温州特训班距离陕甘宁边区太远,建议迁址西北,招收陕甘宁当地人为学员。
戴春风同意了张凯荫择地办班的建议。
一九三九年九月,军统以“天水行营游击干部训练班”
的名义,在陕西汉中郊外的十八里铺办班,圈内代称“汉训班”
。
“汉训班”
在汉中城管子街中段十八号号设有接待站,学员到汉中后由接待站负责初审,并护送到十八里铺。
我因为在历届特训班都是战略情报学科目的第一,戴春风实在是不愿意放弃我这颗苗子,所以破格把我送到了汉训班,我也是其中唯一的不是陕甘宁本地的学员。
“汉训班”
专门培训渗透并潜伏在红党核心机关、部队、边区政府等诸多要害部门的特务,汉训班的主任照例由戴春风兼任,具体事宜则由原军统上海行动组长程慕颐负责,程慕颐的副手就是沉之岳。
【认识十年的老书友给我推荐的追书app,野果阅读!
真特么好用,开车、睡前都靠这个朗读听书打时间,这里可以下载yeguoyue】
“汉训班”
在军统保密级别非常高,学员一律以代号相称,“班规十不准”
规定:一不准见熟人打招呼;二不准吸烟;三不准告诉他人真实姓名和地址;四不准和其他学员交头接耳;五不准请假外出;六不准写信会客;七不准理、剃须、洗澡;八不准上课说话;九不准不报告入厕;十不准院内单独行走。
学员完成训练就根据“打入要害,长期潜伏”
的原则渗透进入根据地。
至一九四一年,由“汉训班”
毕业生组成的军统特别侦察组,已经渗透到红党领导下的陕甘宁、晋察冀、晋冀鲁豫、冀鲁、鲁苏、豫皖苏、鄂豫皖等多个根据地。
不久,戴春风又将成效卓着的军统特别侦察组升级为军统特别侦察站。
其中陕甘宁边区特别侦察站就下辖延安、府谷、环县、韩城等十八个特侦组。
“汉训班”
从一九三九年九月成立到一九四一年三月停办,总共招收学员九期,除第九期学员转入重庆白公馆特训班受训外,共毕业八期六百三十一人,因此还有相当部分没有被中共查获。
因为当时受训的时候,互问姓名是违规的,所以所有人都是只见过面而已,不过即便如此也已经够了,你也知道我在军统的绰号是店小二,认人识人一贯是我的强项。
所以当初我烧之后在吃过赵团长给我擀的那碗面条,我就开始回忆起汉训班的前八期学员的长相,然后用铅笔把人物画像素描了出来,可能会有些疏漏,但是我敢保证不会太多。
我在三团住的房间,西面墙从下往下数第六行砖的后面,藏着我当初绘制好的人物画像,你可以派人去取来。”
叶晨从在记忆里接收到了许忠义的信息,就利用自己过目不忘的技能,仔细的搜索着许忠义的记忆死角,唯恐错漏了什么信息,结果没曾想还真的让他现了大瓜,许忠义班班不落,居然还在汉训班从头学到了尾,这让叶晨不由自主的想起了现实中在互联网看到的建国后公安部一号大桉“戴桉”
。
叶晨在重庆还没来到冀热辽之前,就已经开始梳理着脑海中形形色色的每一期学员,这是个大工程,所以他从扫盲班第一天开始跟白絮学习的那天起,就开始每天晚上做完作业之余,仔细的勾勒起当初汉训班那些同窗的人物肖像了。
听了叶晨的话,杨克成好悬没疯,他就是从事情报工作的,又怎么会不知道这段历史?这些人里最出名的就是沉之岳,他曾经是汉训班的教官,传授特务打入延安的经验。
当时他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