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上(3 / 4)
至俘虏口中得来的碎片信息一一记录,用不同颜色的笔迹标注可信度与关联线索,再对着简陋的地图反复推演。
久而久之,一些模糊的轮廓渐渐清晰。
此刻在雪域高原上厮杀,张玉汝脑中闪过的不仅是眼前的异兽,还有那些从混乱之地搜集来的关于天人的情报——他们行事向来“结果导向”
,为了清除隐患从不介意牺牲棋子;他们最擅长用“正当理由”
掩盖真实目的,就像这次拖延增援一样。
这些认知让他更加冷静,也更加决绝。
张玉汝在梳理情报时,先理清的便是一个关键认知:先导会与天人并非神州国独有的产物。
它们更像是黑暗时代留给人类文明的“全球标配”
,只是在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中,有着不同的名号与表现形式。
在那个异兽横行、文明濒临断绝的黑暗时代,人类之所以能在废墟中重建秩序、最终确立九大国的格局,各类“先导会”
性质的组织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
它们或是最早掌握觉醒力量的团体,或是整合了残存科技与资源的联盟,在对抗异兽、收拢幸存者、建立聚居点的过程中,成为了人类文明的“灯塔”
。
神州国将组织称为“先导会”
,而在其他大国,它们的名号则充满了本土文化印记:西方大陆的“福音会”
以宗教感召凝聚人心,中亚草原的“圣火教”
传承着古老的元素力量,南美雨林的“羽蛇教”
则融合了部落图腾与凡能力……
虽然名称各异,却都承担着“引领存续”
的核心职能。
而“天人”
的存在,则比先导会更为古老。
在黑暗时代降临之前,部分人类便已觉醒了越常人的力量,他们或是寿命远凡人,或是能操控自然伟力,成为了早期人类对抗危机的“凡支柱”
。
随着九大国确立,这些凡者逐渐形成了特殊的阶层,在神州国被称为“天人”
,在其他国家同样有着对应的称谓:西方福音会麾下的“圣子”
,被认为是神的代言人;巴拉特国的“婆罗门”
,依托种姓制度传承着古老的能量秘法。
北方冻土国的“神子”
,则与冰雪之力有着神秘的联结……这些称呼背后,是同样的本质——拥有强大力量、占据特殊地位的凡精英阶层。
尽管名称千差万别,但各国的“先导会”
性质组织,无一例外都是该国最庞大的势力。
它们掌握着核心的凡传承、尖端的科技资源与庞大的人脉网络,甚至能直接影响国家决策。
在神州国,先导会与天人深度绑定,形成了“以凡力量为根基、以资源垄断为纽带”
的权力结构。
在其他国家,福音会、圣火教等组织同样如此,既是凡力量的掌控者,也是世俗秩序的隐形操盘手。
而各国“天人”
确立地位的过程,虽因文化背景不同而细节各异——有的依靠血脉传承,有的通过严苛试炼,有的则凭借宗教加冕——但总体方式却高度统一。
以绝对的力量为基础,以对国家或组织的贡献为阶梯,最终形成凌驾于普通民众之上的特殊阶层。
他们无需参与日常的生产劳作,却能享受最优质的资源;他们很少直接出现在公众视野,却能在关键时刻决定一个国家的走向。
这些从混乱之地搜集来的情报,让张玉汝对自己的对手有了更宏观的认知。
天人并非神州国的“特产”
,而是全球凡文明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先导会的霸权也并非孤例,而是各国在黑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