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三百五十四章 别乱喊,我不是晋王(4 / 5)

加入书签

bsp;王守仁与赵烈站在他身旁,皆露出坚定之色。

    朱承志转身,目光如炬:“从今日起,我们便以江南为起点,为大明,铺一条新的路。”

    风起江南,变革悄然开始。

    ……

    朱承志在杭州府衙推行新政的消息传至京城后,朝堂之上顿时掀起轩然大波。有人支持,有人反对,更多的人则持观望态度。而皇帝朱棣在接到密报后,沉默良久,未置一词。

    乾清宫内,朱棣端坐龙椅之上,手中握着一封密奏。奏折上详细记录了朱承志在江南召集士林、推行新政、启用李玄真旧部等举措。朱棣的神色阴晴不定,目光深沉。

    “陛下。”身旁太监低声问道,“是否要召朱承志回京?”

    朱棣缓缓摇头:“不必。”

    太监一怔:“陛下不担心他逾越?”

    朱棣冷哼一声:“朱承志此人,朕知其性。若他真想谋反,早在李玄真起兵之时便已动手。如今他不镇压江南士林,反而与他们共议新政,必有深意。”

    太监低头应道:“是,陛下英明。”

    朱棣沉吟片刻,终是开口:“传旨,命朱承志继续南下,肃清余党,同时将《江南新政十策》呈报朝廷,朕要亲自审阅。”

    太监领命而去。

    朱棣望向殿外,心中却隐隐生出一丝不安。他知道,朱承志此举,若成,则大明将有新气象;若败,则江南士林将再度掀起波澜。而他,必须在这场变革与守旧的较量中,找到一个平衡点。

    ……

    与此同时,在江南的苏州城内,幽兰与几名李玄真旧部正秘密商议下一步行动。

    “朱承志已在杭州推行新政,并已启用我等旧部。”幽兰沉声道,“他虽未明言,但其意已显??他愿与我们合作,以和平方式推动变革。”

    一名儒士皱眉:“可他毕竟是朝廷重臣,若皇帝反悔,他未必能保全我们。”

    幽兰微微一笑:“所以他才会先以江南为试点,而非直接上报朝廷。只要新政见效,百姓得利,皇帝便无法轻易否定。”

    另一人低声道:“那我们该如何配合?”

    幽兰目光坚定:“我们要做的,是支持他,而不是对抗他。我们要让他看到,李先生的理想,并未消亡。”

    众人纷纷点头。

    幽兰缓缓起身,望向远方:“莲未凋,灯未灭。真正的变革,才刚刚开始。”

    ……

    杭州府衙内,朱承志正与王守仁、赵烈等人商议新政推行的具体事宜。

    “目前,已有三县试行新政。”赵烈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