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三百四十二章 囤盐出关(4 / 5)

加入书签

p; **“李景隆已于边境被捕,辽东布防图已夺回。瓦剌大军因失去内应,被迫撤退。”**

    朱承志轻叹一声,将信收起。

    他知道,这只是暂时的平静。

    大明的风雨,远未结束。

    而他,也将继续在这片风浪中,守护这片江山。

    朱承志回到书房,雨丝斜斜地打在窗棂上,发出细碎的响声。他缓缓坐下,目光落在案头那封辽东传来的密信上,心中却并未因李景隆被捕而感到轻松。

    “大人,杨荣已伏诛,太子府也已彻底清查,是否还需继续追查幕后之人?”赵烈低声问道。

    朱承志沉吟片刻,缓缓道:“杨荣虽死,但他背后的人尚未浮出水面。黄淮一案牵连甚广,绝非他们几人所能独力策划。”

    王守仁点头附和:“属下也认为此事未完。从目前掌握的情报来看,杨荣等人不过是执行者,真正的主谋仍在暗处操控一切。”

    朱承志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外面朦胧的雨幕,语气低沉:“这场棋局,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黄淮、杨荣、李景隆……这些人不过是一枚枚棋子,真正执棋的人,或许就在皇宫之中。”

    赵烈与王守仁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出一丝震惊。

    “大人的意思是……”赵烈迟疑地开口。

    朱承志回头,神色冷峻:“陛下年事已高,朝中权力更迭已是必然。但若有人借机操纵储君人选,甚至意图颠覆皇权,那便不是单纯的政争,而是彻头彻尾的叛乱。”

    王守仁皱眉道:“可若真是宫中之人所为,我们该如何应对?贸然行动,恐怕会引起更大的动荡。”

    朱承志轻轻一笑:“所以,我们必须更加谨慎。接下来的每一步,都要步步为营。”

    他顿了顿,随即下令:“赵烈,你即刻前往湖广,调查刘观与黄淮之间的往来记录。此人虽未参与辽东之事,但他在地方上的势力不容小觑。若能从中找出蛛丝马迹,或许能揭开幕后黑手的身份。”

    赵烈拱手领命:“属下这就出发。”

    朱承志又转向王守仁:“王大人,你继续监视太子府,尤其是那些新近提拔的侍臣。我怀疑,太子身边仍有人在暗中操控局势。”

    王守仁点头应下:“属下明白。”

    ……

    数日后,赵烈传来急报:刘观曾在三年前秘密派遣心腹前往瓦剌,与一位名叫阿鲁台的贵族有过多次接触。而此人,正是如今瓦剌可汗的亲信之一。

    “看来,黄淮等人不仅是在朝堂上布局,还在外交上做了手脚。”朱承志看完密信,眉头紧锁,“他们试图通过与瓦剌勾结,制造内外夹击之势,逼迫朝廷妥协。”

    王守仁低声道:“若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