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一百七十三章 潜入的詹徽(2 / 5)

加入书签

等,以缓解士兵们的压力。他还写信给朝廷,请求拨款改善士兵的生活条件。

    ---

    ###第一百零三章朝堂暗涌

    尽管李文渊的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朝堂上的反对声音却日益强烈。一些旧贵族和地方官僚认为,李文渊的新政剥夺了他们的既得利益,因此暗中联合起来,试图阻止政策的实施。

    礼部侍郎刘伯温察觉到了这一点。他在一次秘密会议上提醒李文渊:“陛下,这些人不会轻易罢休。他们可能会借助某些突发事件,掀起更大的风波。”

    果然,不久之后,一起针对新税制的抗议事件爆发了。几名地方官员带头煽动百姓反对增加赋税,声称这是朝廷剥削贫民的表现。消息传到京城后,立即引起了轩然大波。

    面对这种情况,李文渊没有选择妥协,而是果断采取措施。他命御史台彻查涉案官员,一旦发现贪污腐败行为,立刻严惩不贷。同时,他还颁布诏书,向全国百姓解释新税制的目的,并承诺会确保税收公平合理。

    此举虽然暂时平息了部分不满情绪,但也让那些心怀叵测之人更加忌惮李文渊的手段。他们开始寻找新的突破口,企图动摇李文渊的统治基础。

    ---

    ###第一百零四章外交使团

    在欧洲大陆上,大明使团的到来引发了极大的关注。这支由年轻才俊组成的队伍,携带着丝绸、瓷器以及珍贵的药材,展现了大明的强大国力和丰富文化。然而,他们的到来也引起了一些国家的警惕。

    其中,一个名为“伊比利亚联盟”的国家表现得尤为敌视。他们认为,大明的崛起将威胁到他们在亚洲的商业利益,因此试图通过各种手段阻挠使团的外交活动。例如,他们散布谣言,称大明是一个闭塞落后的国度,根本不值得交往。

    面对这些挑战,使团团长林若川展现出了卓越的智慧和口才。他在一次公开演讲中,用流利的拉丁语介绍了大明的历史、科技成就以及开放包容的态度。他的言辞深刻且富有感染力,赢得了现场观众的热烈掌声。

    随后,林若川还邀请各国代表参观使团带来的展品。当他们看到那些精美绝伦的艺术品和先进的天文仪器时,无不惊叹于大明的文明程度。渐渐地,原本持怀疑态度的人也开始转变观念,愿意与大明建立联系。

    不过,林若川深知,真正的外交并非一蹴而就。他需要耐心地与每一个国家打交道,争取他们的信任和支持。同时,他也时刻警惕着那些可能存在的陷阱,确保不会泄露任何有关大明的重要信息。

    ---

    ###第一百零五章新时代的开端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间已是初夏时节。大明各地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沿海地区的贸易逐渐恢复,北方边境的局势趋于稳定,朝堂上的纷争虽未完全消失,但已不再占据主导地位。

    然而,李文渊清楚地知道,这一切不过是表象罢了。隐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