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骨缝灯语(2 / 5)

加入书签

nbsp;  这一次,画面没有立刻清晰,而是如信号不良般剧烈抖动。

    随即,三段影像竟开始重叠!

    第一幕:殡仪馆后巷,黑色商务车停靠,车窗贴着深色膜,车顶隐约有灯形装饰。

    第二幕:三院地下车库,同一辆车缓缓驶入,车牌被泥浆覆盖,车内广播正播放《燃灯曲》副歌段落。

    第三幕:物流园转运点,车门打开,两名戴面具的人抬出担架,地面投影出扭曲的光影,像极了祈灯堂的灯舞阵型。

    更令人窒息的是——三段场景,时间跨度近两年,地点相隔数十公里,可车内广播播放的,是同一段录音,分秒不差。

    回溯持续了整整四十五秒。

    宋昭踉跄后退,撞上冷柜,头痛如刀劈,视野边缘泛起黑雾。

    他扶住墙面,牙齿死死咬住下唇才没发出**。

    这是“真相之眼”启用以来最长的一次回溯,远超日常极限。

    他低头看手,后视镜碎片上,竟残留着一丝极淡的血迹。

    这不是偶然的重合。

    这辆车,是“灯奴”转运的母体,是流动的祭坛,是贯穿所有失踪案的移动中枢。

    它穿梭于医院、殡仪、物流之间,借合法身份掩护非法流转,而每一次移动,都伴随着《燃灯曲》的节拍——那不是背景音,是指令信号。

    他颤抖着将碎片收起,正要离开,忽觉后颈一凉。

    监控?红外?不对。

    是被注视的感觉,像有根针,从黑暗深处扎进他的意识。

    宋昭猛地回头,冷柜间空无一人。

    可就在他转身刹那,眼角余光瞥见——B7柜的金属门缝里,似乎卡着半片烧焦的纸灰,上面用朱砂画着一个极小的符号:目中有灯。

    他心头一震。

    这是“祈灯堂”内部标记,只在苏晚提供的民国档案中出现过一次,代表“已启灵”。

    他来不及细想,迅速将纸灰收进密封袋,熄灯退出。

    两点三十四分,废弃锅炉房。

    陈医生早已等候,面容憔悴,手里紧攥一只老旧U盘。

    他没寒暄,直接递上:“原始评估档案,我藏了三年。加密方式是‘灯语节奏’——七下敲击,停顿,再七下。你试试。”

    宋昭接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