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o27章 九零年代日常生活(3 / 5)
具体意味着什么,但“改革”
“重组”
这些字眼本身就足以让人心生不安。
整个总公司内部都弥漫着一种对未来的不确定感,相比之下,这次小小的招考,确实引不起太多人长久的关注。
程序一步步向前推进,笔试的日子转眼就在三天后。
水淼的准考证已经拿到手,薄薄一张纸,有她相关的信息,报名的岗位。
她周末索性回家做最后冲刺,也把这事告诉了母亲罗红,免得她一直为自己的工作悬心。
罗红拿着那张准考证,翻来覆去地看,手指无意识地摩挲。
她张了几次口,嘴唇翕动,最终还是没忍住,小心翼翼地问:“淼淼,这……这是报考铁路局的吧?”
她还是习惯用老称呼。
水淼正端着水杯喝水,闻言只含糊地“嗯”
了一声。
罗红搓着手,面色为难地在沙上坐下,沙出轻微的吱呀声。
“那……那你爸他,会不会……那地方,怕是很多人都知道我们的事……”
她声音里带着掩饰不住的担忧,怕女儿去了那个环境,会被人指指点点,受了委屈也没处说。
水淼放下水杯,看向罗红,语气坚定:“妈,我是去工作,是靠自己的能力端饭碗。
只要我遵纪守法,谁都没有权力无缘无故开除我。
再说,人在世上,谁不在背后被人议论几句,谁又不在背后议论别人?真要事事都在意别人的眼光,我们娘俩也过不到今天这日子了。”
“也是……”
罗红怔了怔,想起自己这些年从最初的流言蜚语中一步步走过来的日子,心头那点纠结忽然就松开了,甚至轻轻笑了一声,自己这半辈子,有时候还真不如女儿看得开。
“咱娘俩,谁也不求,谁也不靠!”
“那你好好考,别紧张。
想吃什么?妈给你买去。”
罗红站起身,语气变得轻快而充满干劲。
笔试当天,水淼按时来到考点。
和后世公考时考场外人头攒动的情形不同,此时的考场外没多少人反而显得有几分冷清。
一个中学的规模,就把整个南州市有意于此的考生都容纳了。
水淼在略显稀疏的人群里,一眼就看到了早到的三位室友,她们正带着显而易见的忐忑和紧张,四处张望。
一看到水淼,王美玲立刻用力挥手,像找到了主心骨。
“怎么来这么早?早饭吃过了吗?”
水淼走过去,从书包里拿出三个用油纸包好的糯米饭团,“我妈一早蒸的,还热着,先垫垫肚子,时间还早。”
陈莎莎和王美玲依次接过,道了谢。
刘艳艳却依旧紧紧攥着准考证,嘴唇微微翕动,念念有词地背诵着最后几个要点,整个人紧张得有些僵硬。
水淼打断她,将温热的饭团不由分说地塞到她手里:“别背了,要相信我们这段时间的努力。
空腹考试,血糖低,更容易影响挥。”
“我就是怕……怕一紧张全忘了。”
刘艳艳接过饭团,闻到糯米混合着肉松和油条的香气,才感觉胃里空得慌。
“我昨天才给我爸打了电话,骗他说工作已经安排好了,在铁路局……他高兴得不得了,隔着电话就和别人说我有前途了。”
刘艳艳咬了一口饭团,声音有些闷。
她这么一说,陈莎莎和王美玲也跟着叹了口气,前途未卜的阴云再次笼罩下来。
“车到山前必有路!”
王美玲用力拍了拍刘艳艳的肩膀,像是在给她打气,也像是在给自己鼓劲。
她们还这样年轻,一时的困境或许沉重,但总还怀揣着“万一考
↑返回顶部↑